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不计较不比较,法财随之而来

2017-01-103400

另外,平等施也是大福德与大功德,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 第19〉也有说:
  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善男子!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无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贫穷。是故智者随有多少任力施与,除布施已,无有能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智者自观余一揣食,自食则生,施他则死,犹应施与”,况复多耶?
  佛陀的意思是说︰譬如有人买香,不论是哪一种香,凡是接触到香的人、买者或卖者,或是称量计算的人,大家都可以平等而无差别的闻到香,而这些香并不会因为是买是卖或称量接触而有所差异,一样散发出香味来不失毫厘,这就是平等施的意思。而修布施的福德也是这样;布施的财物、身力,或多或少,或粗或细,或者只是随喜心,或者亲身前往相助,或是有人在很远的地方看见、听到了而心生欢喜,由于心是平等性的缘故,所得到的果报就没有差别:同样都有福德,因为他有随喜心与随喜行。
  所以平等心很重要,当遇到有布施的因缘时,不去比较能布施的财物多少、物品优劣,所布施的对象尊贵或下贱,完全以至诚心、恭敬心、平等无差别的心来布施,如此功德将殊胜无比!等视一切众生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众生总是活在分别当中(能分别的是意识心,只要存在就必定会有分别),时时刻刻都在计较与比较当中;殊不知当菩萨以无所得心来布施时,就已经有“有所得”的世间财与法财跟随而来了。对一个已证悟明心的人来说,那就更能体会平等的真实义了;当我们自己身边刚好没有财物可以布施,也应该以欢喜心来随喜赞叹他人的布施,并且转依法界实相平等心的非境界,来现观施者、受者以及施物三者都无所得、平等平等;这样的布施波罗蜜,已非世间法的布施所能比。

——摘录自 张善思 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度众说法的方便善巧
当有因缘作法布施时,除了对法义的通达与否很重要之外,态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即使说的是如实语的正知正见,也要能善观因缘并注意

评论2016-11-20380

须菩提的教训——嗔恚成佛迟
本期内容:佛陀藉引须菩提因瞋恚习气故,于五百世中,生生都受生成为毒龙之身,为众弟子开示瞋恚的种种过患罪恶:瞋恚乃是由于无

评论2016-11-10421

往生与灵魂说
婆婆往生后数天,同修的弟弟阿清说:妈妈昨天晚上半夜,到我的房间天花板上飞来飞去。同修:您认为那是什么?阿清:人已经死了,

评论2016-07-20239

克隆羊或克隆人,是否含藏第八识?
问:以科学方法克隆出来的羊有第八识吗?未来若真的有克隆人出现,是否含藏第八识?答:第八识又名阿陀那识,阿陀那识即是持身识

评论2016-07-10407

诸大菩萨为何大多示现在家相,而不示现声闻出家相呢?
问:诸大菩萨为何大多示现在家相,而不示现声闻出家相呢? 答:有诸多原因使得诸大菩萨大多示现在家相,而不示现声闻出家相。简略

评论2016-07-10427

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多久?
问: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多久?是否可长可短?是否看各人的精进与否?答:劫有大、中、小劫,若无特别指明,一般所指的劫通常是指

评论2016-07-102426

佛教仅局限在娑婆世界的人间吗?
像大家所熟悉的佛法中净土法门,修的是念佛求生诸佛净土,例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或药师如来的东方琉璃净土。自古至今就不

评论2016-07-10659

佛学研究者是佛教徒吗?
佛学研究者是佛教徒吗?佛学就是佛法之学,口语说就是研究佛法的学问,是把佛陀开示的经典或菩萨演义的论典,拿来加以研究、探讨

评论2016-07-10456

佛教对“自杀”怎么看?
佛教对自杀怎么看?问:受五戒、菩萨戒者自杀犯不犯戒?若以自杀手段往生净土,是否莲品会下降?而世俗法说自杀者因阳寿未尽故会入

评论2016-06-1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