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莫让情绪控制了理智

2014-12-20986940

  人一旦受情绪控制,就会戴上有色眼镜,看不到真实的世界。
  古波斯诗人萨迪说过:“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可以这么说,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的情绪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
  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只有积极主动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一旦情绪失控,愤怒就像决堤的洪水那样淹没人的理智,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蠢事。
  美国西部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身体很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时常附在野马身上,用尖利的嘴刺破野马的皮肤,吸取鲜血。无论野马怎么乱蹦乱跳,狂奔窜逃,都对细小的蝙蝠无可奈何。野马用蹄子踢,用身体撞,对蝙蝠一点作用都没有,蝙蝠仍然叮在野马身上、头上、腿上,终于,野马因为暴怒和失血,无奈地死去了。
  其实小小的蝙蝠吸取的血液极其有限,真正导致野马死亡的,是它的暴怒。伏尔泰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同样,使人走向疯狂的,不是环境,而是他的情绪和心态所致。
  从心理上讲,发怒之人一般气量狭小,虚荣心过强,或缺乏修养,自制力差。暴怒、狂怒,还会破坏人的健全思维能力,瓦解自制力,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伤害他人,最终给自己带来麻烦。“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动辄发怒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人在发怒时,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绷紧,毛发倒竖,鼻孔开大,双眼圆瞪,咬牙切齿,要消耗比平时大得多的能量。过度的发怒,还会造成神经紧张,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发怒过多,心脏、肠胃都会受到损害,严重者还会夺人性命。聪明盖世的周瑜就是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而死,白白葬送了身家性命。
  纵观世界,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其性格情绪都是非常鲜明而稳定的。对于一般人来说,情绪如何控制是一大难题。所以,脾气火暴的人应该有意识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一些小窍门:
  自我控制。 锻炼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控制自己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平时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力,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克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当你感到气氛难消时,就在心里暗诵英文26个字母以制怒;著名作家巴波与人吵嘴时,就把舌尖放在嘴里转十圈,以使心情平静下来。
  自我转化。有时,产生的不良情绪是不易控制的。这时,必须采取迂回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工作学习或活动中去,使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从而将情绪转化。
  自我发泄。消除不良情绪,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之“宣泄”。切忌把不良情绪埋于心里。如果你感到悲痛欲绝或委屈之极时,可以向至亲好友倾诉,也可以靠运动来发泄,或者拿起笔将自己的不满和苦恼写在纸上,这样心里会好过点。
  暂时避开。当情绪不佳时,去看看电影,打打乒乓球,或者漫步于林荫小径,或者游泳、划船等等。改变一下环境,离开你心情不快的地方,能改善你的自我感觉,能重新整理一下思想情绪,消除不良的因素,从而释放自己。
  幽默疗法。幽默与欢笑是情绪的调节剂,它能缓冲恶劣的情绪。幽默给人以欢乐,使人发笑,而笑可以驱散心中的积郁,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对周围环境适应的尺度。
  要真正做到遇事不怒,还得在平时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良好性格、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等等,这样才能够防“怒”于未然。如果你实在感到愤怒,那么就试着微笑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到底见没见过万峰?海舟普慈
海舟普慈,禅宗第61世,中土禅宗第34世,大鉴下28世,南岳下27世,临济宗第24代。东明慧旵禅师之法嗣,座下出宝峰明瑄等法嗣。苏

评论2023-12-138336

学术交流: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上)
安庆的前身是舒州。其辖区为今所辖县(市)、区及2016年划转铜陵的枞阳县。安庆是古皖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特别是佛

评论2023-06-029342

学术交流: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中)
二、北宋时期,禅门宗师云集,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应运而生。通过晚唐以后的纷呈发展,禅宗进入了多途发展的态势,陆续分化成云门

评论2023-06-029697

学术交流: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下)
三、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在我国禅宗史上地位(一)、临济宗杨岐派在从舒州大道场走向大江南北。临济宗杨岐派的传播主要是依靠五祖

评论2023-06-0214443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290

苏州佛教概说(聂士全)
题记:此稿原为《苏州通史志表卷》而撰,因不合编辑体例,不见采用。今题为《苏州佛教概说》发表,原稿附苏州历代寺院表于此略去

评论2019-03-2125325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5368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267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912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