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佛教的道德标准
  第一课 佛教的道德标准  道德是维系国家纲纪令之不乱者,有保护社会人民生活安全的功用。中国古来制定的礼教,所谓「四维八
评论2014-12-2233680
 
第二课、佛教的伦理观
  第二课 佛教的伦理观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次序与默契,是依不同场合、身份而共遵的轨则。中国讲「伦理」最早见于《孟子
评论2014-12-2259444
 
第三课、般若的妙用
  第三课 般若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
评论2014-12-2248853
 
第四课、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第四课 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经济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问。人类的生活运作,总括说来,就是一部经济史。举凡日常的食衣住行
评论2014-12-2226026
 
第五课、佛教的战斗观
  第五课 佛教的战斗观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战斗精神」无可欠缺。大至佛陀超俗出家、降伏内外众魔军,得
评论2014-12-2230334
 
第六课、佛教对教育的看法
  第六课 佛教对教育的看法  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的弘传史,其实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育史。世间的一切无不涵摄于佛陀的教育
评论2014-12-223633
 
第七课、佛教的政治观
  第七课 佛教的政治观  政治是社会组织的重要一环,凡行政上所施行的一切治国之事,概称为政治。一般人谈到政治,每每将之与
评论2014-12-2267973
 
第八课、佛教的参禅须知
  第八课 佛教的参禅须知  经云:「宁静安详者,禅定中来。」参禅修定是佛教的重要修持法门,透过禅定的功夫,以显发人人本具
评论2014-12-2287793
 
第九课、持戒与犯戒
  第九课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
评论2014-12-2217339
 
第十课、佛教的师弟之道
  第十课 佛教的师弟之道  佛教传承二千多年以来,写下许多艺术、文化、翻译、哲学上的辉煌历史,其中的佛门伦理--师弟之道
评论2014-12-22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