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佛教的真理
  第一课佛教的真理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
评论2014-12-2276565
 
第二课、经藏
 第二课 经藏   佛陀成道后,说法三百余会,留下无数的身教与言教。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同时确立教法,以防
评论2014-12-221569
 
第四课、论藏
  第四课论藏  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法、论。原指有关教法的研究,例如研究
评论2014-12-2260029
 
第五课、戒律
  第五课戒律  僧团的健全,须赖规矩秩序的建立,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
评论2014-12-2237103
 
第六课、禅学
  第六课禅学  「拈花微笑」是禅宗最古老的公案,是人间最美丽的传说,二千多年来,禅的智慧流传在人间,开启了世人的眼目,
评论2014-12-2226497
 
第七课、般若
  第七课般若  一般宗教大多重视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
评论2014-12-2234975
 
第八课、四圣谛
  第八课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
评论2014-12-2227849
 
第九课、十二因缘
  第九课十二因缘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
评论2014-12-2246346
 
第十课、五蕴
  第十课五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诸法万象的说明。  所谓「四大」,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
评论2014-12-2242193
 
第十一课、业力
  第十一课业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世间得以运转不息;人类,因为身、口、意三业造作各种
评论2014-12-22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