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神通
佛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佛道修学中有它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的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的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
评论2015-06-162841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个问题应该说有两个面向的问题存在:第一个就是说佛教中常说的万法唯识与三界唯心是同还是异呢?这两个的关系是怎么样呢?其二
评论2015-06-162535
什么是“一行三昧”
一心这个词在中文中本来就常被使用,像说万众一心、上下一心以及团结一心,都是在说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共同地完成一项艰巨的
评论2015-06-161638
为什么五阴会成爲魔
五阴之所以会成爲魔,都是因爲衆生的自己的我见不断它所导致的;如果能够将我见能够断除的话,那这个五阴魔就减少了一分,少掉了
评论2015-06-161827
表相出家众被称为第三僧宝
什么是「僧宝」?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僧宝也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第一义僧,指的还是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如
评论2015-06-162331
如何让我们有更好的福报
大部分的人,一生当中都在追求安居乐业,想要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也许要五子登科,也就是要有房子、车子、银子、妻(夫)子、孩子
评论2015-06-162456
你还在贪恋爱欲吗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就是要明瞭「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
评论2015-06-161711
升色界天与无色界天很好吗
进一步来说,就算能够离欲发起四禅八定,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也还是「上漏为患」,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境界。譬如在人世间想要
评论2015-06-161941
你知道什么是第一法宝吗
所谓的「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第一法宝,指的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
评论2015-06-161661
天魔和鬼神魔的区别
天魔有的时候与鬼神魔归类在一起,有的时候则是分开讨论的。如果是天魔的境界,你只要发起了初禅而不退,其实就超过了天魔了,因
评论2015-06-161675
原来真的有轮回
佛法的目的是让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并且让众生修集福德与智慧圆满直到成佛;因此这一切的修行都是从过去生延续到这一世,再
评论2015-06-162434
什么是声闻乘
首先我们看一下大小乘的差别。在《大智度论》第二十六卷,龙树菩萨提到说,佛法有二道:一个是声闻道,一个是佛道。那这个部分跟
评论2015-06-162355
阎罗王在这个世间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
佛教相信阎罗王吗?个人觉得说,不应当在相信与不相信上面来讨论。这就好像说,有一类的众生多半不信地狱的存在,因为不相信地狱
评论2015-06-162321
【母亲节特辑】孝养父母,福德真的很大
从佛的开示可知,孝养父母福德真的很大,以此福德未来可以成为有福报的人。譬如天帝、转轮圣王等类,乃至可以成为佛菩提道的福德
评论2015-06-162270
缘觉乘者没有办法触及法界的实相
缘觉乘者先顺逆观察、思惟十因缘法,确定有一个万法所依的识;然后知道诸法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道理,再依照十二因缘来一一去
评论2015-06-162282
不长眼睛
众所周知,眼睛是生命体重要的器官,能够通过眼睛感知外界环境,它对于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然而,神秘的大自然无奇不有,一些奇
评论2015-06-162308
您是否已经满足了十信位的修行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护心
评论2015-06-162284
初禅天人没有鼻根
到了色界,就少了六界;色界天人没有团食,而甘露正是团食;到了色界,不吃食物,是以禅悦为食,以禅定的定力所生禅悦的喜乐,做
评论2015-06-162569
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我们先看一下《妙法莲华经》里面有一段记载:【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
评论2015-06-161592
这样说法的人,居心叵测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佛这么说(尔时,佛告功德林菩萨摩诃萨言):功德林!一切法相有三种相。何等为三?所谓虚妄分别相、因缘相
评论2015-06-16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