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实证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佛法搜索 佛法分类 佛法首页
什么才是有智慧的布施?
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哪些事情呢?世尊接着开示说:【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着财。信因果者复有二事:

评论2017-03-28449

如何欢喜布施而不生悔心?坚定的布施
在布施的时候,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

评论2017-03-28491

根据佛经来解释捐赠器官必须注意的事项
我们再想想看,那些对于决定捐赠器官的善心菩萨们,我们是给予赞叹随喜的。一般人认知,行善一定有善报,殊不知没有被善教导,也

评论2017-03-281188

一念嗔心起 火烧功德林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透过演述解说各种佛法故事的内容,教导如何来看

评论2017-03-28859

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的五种方法
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呢?这主要是在讲:在面对众生给我们的恶事境界时,应该如何生起忍辱之法,这叫作众生忍,简称为生忍。想要发

评论2017-03-28734

忍可分为:世间忍、出世间忍和法忍等三种
我们继续来探讨应该如何对治瞋恚之毒害呢?那就必须修忍辱之行。《优婆塞戒经》卷7云:【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

评论2017-03-28564

为什么起嗔会火烧功德林 嗔的本质、过失、种类
  所谓火烧功德林是指经过长时的修行,好不容易由戒、定、慧所熏修而成的功德大林,因为一时的不能安忍,生起嗔恨而发了脾气,

评论2017-03-281049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嗔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从前有一个人常年在外经商,因为年关已近,于是背著行囊准备回乡与家人团聚。在路上,他突然想起了妻子终年

评论2017-03-28541

须菩提 嗔心的故事
《撰集百缘经》卷10〈诸缘品〉第10:尔时世尊,初始成佛,便欲教化诸龙王故,即便往至须弥山下,现比丘形,端坐思惟。时有金翅鸟

评论2017-03-28453

佛陀开示安忍的秘诀
佛为我们开示修忍的要领:想要安忍于世间法中或无生法中,应当先破除憍慢心、嗔心及痴心。破憍慢心,在世间法上就能忍,在出世间

评论2017-03-28464

面对嗔 安忍才能细观
至于自己的心性的调伏,可以回过头来自己再慢慢地想:刚刚我心里的起伏这么大,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的原因,还是因为我的原因

评论2017-03-28392

面对嗔的时候要警戒心 因为会结恶缘
我们也看到,以前有孝子伯俞,当他母亲生气打他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忍受著,从来都不哭;但是有一天,他母亲打他打得非常的重,

评论2017-03-28406

大部分嗔习重的人,都是“我见”很重
大部分嗔习重的人,他都是我见很重,他们都是非常好强、非常喜欢争胜、也非常爱面子;一般来说,我们就说这样人是我见非常重的人

评论2017-03-28431

从观察自己的情绪化来对质自己的嗔习
今天我们一定要学会看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要能够看到,才能产生控制;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看到自己情绪的变化,我们就不可能产生控制

评论2017-03-28423

嗔习的种类 原因 表现
一般人在发脾气的时候,会显现出各种不同的相貌。如果这样的脾气是具有毁灭性的,那他这样的脾气发起来,他心中的想法是希望对方

评论2017-03-28875

嗔心的过患
瞋心的过患,来减损我们瞋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瞋恚心者,一切

评论2017-03-27459

离开嗔恚的好处
离开瞋恚的好处。《正法念处经》卷60里面提到说:能舍瞋恚,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

评论2017-03-27446

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很容易生气,应当要如何克服?
假如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观察思惟之下,还没有办法浇息瞋火的话,还有一种观行可以作参考用来除去瞋恚,那也许可以称为叫作报恩

评论2017-03-27429

嗔恚的法有四个过程,叫作嗔、恨、怨、恼
瞋恚的法有四个过程,叫作瞋、恨、怨、恼;瞋,是说在心中生起了不悦的念头;恨,是说心中进一步起了记恨的念头,譬如说,有人常

评论2017-03-27483

产生嗔恚的原因和条件
我们可能产生瞋恚的情况。古来大德有提到三种情况:一种是叫作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这个情况是说,也许你正无事而闲坐,

评论2017-03-27505

« 上一页 6/1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