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实证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佛法搜索 佛法分类 佛法首页
信愿行 | 末法时代,开悟有可能吗?
像末之世修学佛法正道甚难,故余常劝人念佛求生极乐。所以者何?一者末法之世多有外道及佛门法师,遇人辄言:末法之世,去圣日

评论2015-06-172258

念佛的殊胜利益
念佛对一个学佛人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也是很普通的观念,几乎每一个学佛人都会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念佛,但是念佛也是佛门当中普遍被

评论2015-06-172344

承认香烟的“美妙”,是戒烟的第一步
我个人不抽烟,一直以来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别人会喜欢抽烟。小时候,我偷尝过爷爷的烟丝,躲在稻草堆后,和小伙伴们分享那种触犯禁

评论2015-06-172341

修念佛心,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
《菩萨优婆塞戒经》息恶品第十六: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

评论2015-06-172308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修学佛法刚入门的时候,就好像是嫩芽刚刚发苗了,根也还非常的细小,这个时候就要修学信、 进、念、定、慧这五个法,能够让善根增长

评论2015-06-16410

欢喜布施而不生悔心
在布施的时候,人们常常在布施后而生起了悔心,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

评论2015-06-162515

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
那么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毕定品〉当中,世尊有

评论2015-06-162228

什么是持名念佛事一心
大家最常见的就是念佛法门的一行三昧,就是一心念佛,不杂他行、他念,念佛念到心无杂念,只有佛号的一心,这是事一心。其实念佛

评论2015-06-161545

受戒后的欢喜——圣所爱戒
在玄奘菩萨所翻译的《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当中,记载了佛陀答覆弟子请问什么是正命的时候,佛陀这样说: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

评论2015-06-161605

律宗?戒律?与菩提道的关系
佛教这个词是因为传法者是佛,所以才会有佛教。可是到了末后世以后,修学者又因为各自的偏好或是观点,因而分宗立派。但是其实分

评论2015-06-162390

《優婆塞戒經》 -- 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忍辱不嗔?
优婆塞戒经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善男子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憍慢嗔心痴心。不观我及我所相种性常相。若人能作如是等观。当知是

评论2015-04-282445

《大藏经》引要—03《般若部》(二)
●237.供养受持般若波罗蜜多,由此因缘。得几所福?★★★★★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

评论2015-04-281646

学佛的初步,一定要修忍辱(宣化上人开示)
文章主题:学佛的初步,一定要修忍辱(宣化上人): nbsp;[回复此帖]禅度 发表于: 3-6要知道,你们这个师父很辣,不是甜的。有

评论2015-04-271640

经典关于忍辱的开示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是学佛人的必修科目,佛经对其描述较多,末学归纳为四类:一忍的种类:1《优婆塞戒经》(卷七羼提波罗蜜品)忍有

评论2015-04-261592

禅定之白骨观 部分资料整理
观初死之人,正直仰卧,一无所知。当念我贪财色之身,将来亦必如是。观未殓骸尸,一日至七日,黑气腾溢,转成青紫,甚可畏惧。观

评论2015-04-10763

修止观——能令心速疾得定的九种加行
云何名为白品所摄九种加行。一相应加行。二串习加行。三无倒加行。四不缓加行。五应时加行。六解了加行。七无厌足加行。八不舍轭

评论2015-04-10715

修禅定的过程,要经历9种心住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

评论2015-04-10706

禅定的种类 有四种禅定
有四种禅定,【大乘入楞伽经】说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何等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大慧。云何愚

评论2015-04-101770

禅定的姿势
【小止观】:原文: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着。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

评论2015-04-10658

个人禅定学习记录——修定慧的资粮 1.2
1、【修定慧的资粮】第一:对止观的认识楞严经说: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

评论2015-04-10610

« 上一页 11/1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