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义(自序)----平实导师
大乘佛法胜妙极胜妙,深奥极深奥,广大极广大,富丽极富丽,谓此唯一佛乘妙法,意识思惟研究之所不解,非意识境界故,佛说为不可
评论2015-06-161853
佛教与神通
佛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佛道修学中有它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的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的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
评论2015-06-162529
自外于佛门的宇宙大觉者
网络上近来疯传一尊要价33万「宇宙大觉者」,几乎证严法师影响所及之处都会出现这尊分身像,乃至于本尊与分身同时临在。社会舆论
评论2015-06-162517
警惕欺骗,认识真正的佛宝与清净法身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
评论2015-06-161543
如何获得神通
佛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佛道修学中有它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的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的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
评论2015-06-162809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个问题应该说有两个面向的问题存在:第一个就是说佛教中常说的万法唯识与三界唯心是同还是异呢?这两个的关系是怎么样呢?其二
评论2015-06-162497
什么是“一行三昧”
一心这个词在中文中本来就常被使用,像说万众一心、上下一心以及团结一心,都是在说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共同地完成一项艰巨的
评论2015-06-161608
为什么五阴会成爲魔
五阴之所以会成爲魔,都是因爲衆生的自己的我见不断它所导致的;如果能够将我见能够断除的话,那这个五阴魔就减少了一分,少掉了
评论2015-06-161782
表相出家众被称为第三僧宝
什么是「僧宝」?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僧宝也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第一义僧,指的还是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如
评论2015-06-162304
如何让我们有更好的福报
大部分的人,一生当中都在追求安居乐业,想要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也许要五子登科,也就是要有房子、车子、银子、妻(夫)子、孩子
评论2015-06-162428
大乘跟小乘只是心量的大小不同吗
说到大乘跟小乘,先要跟大家澄清一个观念。因为有人说: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跟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
评论2015-06-161604
什么是持名念佛事一心
大家最常见的就是念佛法门的一行三昧,就是一心念佛,不杂他行、他念,念佛念到心无杂念,只有佛号的一心,这是事一心。其实念佛
评论2015-06-161592
你还在贪恋爱欲吗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就是要明瞭「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
评论2015-06-161682
受戒后的欢喜——圣所爱戒
在玄奘菩萨所翻译的《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当中,记载了佛陀答覆弟子请问什么是正命的时候,佛陀这样说: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
评论2015-06-161655
升色界天与无色界天很好吗
进一步来说,就算能够离欲发起四禅八定,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也还是「上漏为患」,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境界。譬如在人世间想要
评论2015-06-161901
你知道什么是第一法宝吗
所谓的「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第一法宝,指的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
评论2015-06-161628
天魔和鬼神魔的区别
天魔有的时候与鬼神魔归类在一起,有的时候则是分开讨论的。如果是天魔的境界,你只要发起了初禅而不退,其实就超过了天魔了,因
评论2015-06-161640
原来真的有轮回
佛法的目的是让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并且让众生修集福德与智慧圆满直到成佛;因此这一切的修行都是从过去生延续到这一世,再
评论2015-06-162396
什么是声闻乘
首先我们看一下大小乘的差别。在《大智度论》第二十六卷,龙树菩萨提到说,佛法有二道:一个是声闻道,一个是佛道。那这个部分跟
评论2015-06-162313
阎罗王在这个世间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
佛教相信阎罗王吗?个人觉得说,不应当在相信与不相信上面来讨论。这就好像说,有一类的众生多半不信地狱的存在,因为不相信地狱
评论2015-06-16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