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许多学佛者都有诵经的习惯,如果能多了解有关诵经的相关知见,在修行上一定会有直接的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读诵的意思。平实导师
评论2015-06-172282
衹树给孤独园的由来
许多佛典,如《金刚经》、《优婆塞戒经》、《佛说阿弥陀经》等,开头是这样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祗树给孤
评论2015-06-172505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曾经有人解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句话,说:不仅是理论,也不仅是信仰,而是一种活泼自在踏实的生活,只要练习到不因顺逆环
评论2015-06-172461
如何检视邪行
(一)看色情画面与邪淫的因果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观念,就觉得:色情的画面看一下没有关系,只要不做就行了。那也许当时能够忍住,但是
评论2015-06-172431
解行证 开悟的表象与实质
(一)悟之表象悟之表象,依根门来分,有六门。每一门中各有动静两种,而以动中悟者为多。根门就是指六根六门,眼根是一门,耳、
评论2015-06-172284
信愿行 | 末法时代,开悟有可能吗?
像末之世修学佛法正道甚难,故余常劝人念佛求生极乐。所以者何?一者末法之世多有外道及佛门法师,遇人辄言:末法之世,去圣日
评论2015-06-172303
龙树菩萨行化事迹
世尊灭度七百年后, 龙树菩萨赓续了佛陀正法。此点, 佛陀早已预知授记,读者可参阅《入楞伽经》卷第九,总品第十八之一。当年
评论2015-06-172296
念佛的殊胜利益
念佛对一个学佛人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也是很普通的观念,几乎每一个学佛人都会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念佛,但是念佛也是佛门当中普遍被
评论2015-06-172383
承认香烟的“美妙”,是戒烟的第一步
我个人不抽烟,一直以来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别人会喜欢抽烟。小时候,我偷尝过爷爷的烟丝,躲在稻草堆后,和小伙伴们分享那种触犯禁
评论2015-06-172389
为自己减刑——监狱外的监狱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
评论2015-06-172224
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很容易生气,应如何克服
有人问到说:学佛至今已经半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也很容易生气,请问应当要如何克服?首先,要先赞叹提问题的这位学人,因为一般人通
评论2015-06-172455
修念佛心,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
《菩萨优婆塞戒经》息恶品第十六: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
评论2015-06-172358
这世上,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
这世上,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喊地,有人在静默坚守。不必在意别人会怎么看你怎么想你,别人其实也不过就是茶余饭
评论2015-06-171586
劝人修福报应观因缘
劝人修福很好,学佛的初期应修福,所以菩萨六度以修福为首要。乃至菩萨进入初地也以布施波罗蜜为主要修行法门,修福很重要。但是
评论2015-06-172239
即使遇到一个冒充的乞丐,你也可以修福德
菩萨世世修集福德、植众德本,但每一世都只享用一小部分福德来生活,但是每一世都修集很多、留下很多,所以福德累积越来越多。
评论2015-06-172384
世世常生豪姓家
不但发愿世世远离恶友,还要发愿世世不生于恶国,也就是说不生于边地。生于恶国,就是生在佛法上的边地。若生于善国,可得要生在
评论2015-06-172342
为何佛教只讲慈悲不说爱
佛教看待爱佛教教导要以慈悲来对待一切人,而不说爱。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是有着贪着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
评论2015-06-172419
祈祷会得到佛菩萨的回应吗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 另外,佛陀也在《法华经》当
评论2015-06-171813
为什么学佛总是没有进步?
很多人会说:我也已经学佛了好几十年了,认真的说起来,我觉得现在的我跟几十年前比较起来,好像懂了一些事情,但是在实证上真的
评论2015-06-17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