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课、无间地狱与阎罗王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 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
评论2014-12-2142953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综合指要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 1.五浊恶世的起因,是由心浊而来,以一浊引起五浊。所以行者但要清心寡欲,自然心与浊境不
评论2014-12-216539
第三十四课、三十七道品 (一)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行人的最后目的,为成佛道,证涅槃。然而生死海深,菩提路远,这中间若不假资粮 (1),就不能
评论2014-12-2158327
第三十五课、三十七道品 (二)
第三十五课 三十七道品 (二) 五根:是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所谓之根者,具有二义:一、能持义,如树有根,然后
评论2014-12-211038
第三十六课、三十七道品 (三)
第三十六课 三十七道品 (三) 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之能转凡愚,成圣者,故称圣,远离偏邪,故称正,通乎涅槃,故称道
评论2014-12-211237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 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
评论2014-12-21881
第一课、修观对治淫欲
第一课 修观对治淫欲 吾人的世界,属于欲界范围,故自人类,至于鸟兽虫鱼,皆有色欲,此系众生业重所致。色欲之心,为欲界
评论2014-12-2169862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佛弟子欲求寂静无为之道,当离愦闹 (1),独居闲处。或在山林,阿兰若 (2) 处;或修头陀行 (3),夜于
评论2014-12-2142214
第三课、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1) 盖闻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 (2) 蛩犹知避死,将雨而
评论2014-12-2158585
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1.有人以为:淫欲是身体上构造如是,也可以说为需要,也是人及一切动物的来源,若断淫则人畜皆灭
评论2014-12-2141283
第四课、转轮圣王
第四课 转轮圣王 转轮圣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其福报劣于欲界诸天,而胜于北俱卢洲,鉴果知因,可以想像出:彼乃于过去
评论2014-12-2173916
第五课、三苦八苦
第五课 三苦八苦 三界无安,众苦充满,不独我们的娑婆世界是如此,十方国土,除佛国外,也都是同样的情形。此土有情,以苦
评论2014-12-2131996
第四、五、六课、综合指要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1.时间的演进,促使世界局面,发生变化,这一事是不可思议的。万法无时不在生灭的途径上,新陈代
评论2014-12-2129823
第七课、经咒忏赞颂偈
第七课 经咒忏赞颂偈 经 书之称为经者,不限于佛教,古之五经 (1)、六经 (2)、十三经 (3)、道德经 (4)、山海经 (5)、茶
评论2014-12-211445
第八课、读经录要(一)杂阿含经(1)
第八课 读经录要(一)杂阿含经(1) 一、在家之人,修于四法,能令后世安乐:一者,信俱足。于正法建立信本,生敬心,非余可
评论2014-12-212020
第九课、读经录要(二)杂阿含经(2)
第九课 读经录要(二)杂阿含经(2) 八、 尊者富楼那,欲住输卢那国,佛言:彼处人凶恶躁暴好骂,设若骂汝,当如之何?答
评论2014-12-2191327
第七、八、九课、综合指要
第七、八、九课 综合指要 1.今世学佛人,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派属智识阶级,具有慧力智解,对于经论,肯用功钻研,
评论2014-12-2148767
第十课、八关斋戒
第十课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亦名八斋戒或八戒,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妄等八种罪过,使之不犯也。斋者斋法,谓不过中食
评论2014-12-2195554
第十一课、称为佛菩萨名号(一)
第十一课 称为佛菩萨名号(一) 金刚经 (1) 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佛的应身,虽相好光明,亦在生灭之数,因此凡所
评论2014-12-217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