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声闻僧与菩萨僧的区别
第十八课声闻僧与菩萨僧的区别 佛门行者,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名为「佛」;未成正觉,皆名为「僧」。依《大智度论》卷
评论2014-12-2233456
第十九课、结夏安居
第十九课结夏安居 佛陀作有系统的说法,大都在夏安居的时候,因为在夏天约九十日期间的雨季,不便到外面去乞化度生,所以
评论2014-12-226221
第二十课、弘法利生
第二十课弘法利生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僧信的责任与使命是弘法利生,历代的高僧大德,有的度众是以讲说,有的济
评论2014-12-229843
一、丛林
一、丛林 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中国禅宗从曹溪慧能
评论2014-12-2281716
二、殿堂
二、殿堂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
评论2014-12-2245923
三、传戒
三、传戒 传戒是设立法坛,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传授戒法的一种宗教仪式,亦称开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说是受戒、纳戒
评论2014-12-2277009
四、度牒
四、度牒 度牒是国家对于依法得到公度为僧尼的所发给的证明文件(度是说度之入道)。度牒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都是绫素锦
评论2014-12-2266640
五、清规
五、清规 清规是中国禅宗寺院(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寺众(清众)日常行事的章则,也可说是中世以来禅林创行的僧制。本来中
评论2014-12-2246490
六、课诵
六、课诵 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等法事,因其冀获功德于念诵准则之中,所以也叫功课。 按瑜
评论2014-12-2264970
七、国师
七、国师 「国师」是我国历代封建帝王对于佛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称号。我国高僧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
评论2014-12-2226535
八、俗讲
八、俗讲 俗讲的名称,始见于唐初,实即六朝以来的斋讲,乃是应用转读、梵呗和唱导来作佛经的通俗讲演的。本来随着佛经的
评论2014-12-2272079
九、浴佛
九、浴佛 浴佛的起源,是因悉达多太子在兰毗尼园无忧树下(亦称婆罗树或波罗叉树)降生时,九龙(亦说二龙)吐水洗浴圣身
评论2014-12-2232537
十、行像
十、行像 「行像」是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赞宁的《大宋僧史略》上说:「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
评论2014-12-2261353
十一、赞呗
十一、赞呗 赞呗或称梵呗与印度歌赞之法并不相同,因为梵音和汉语的构造有异,无论用梵腔以咏汉语,或用汉曲而歌梵声,都
评论2014-12-2296931
十二、水陆法会
十二、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
评论2014-12-223849
十三、忏法
十三、忏法 忏法是悔除所犯罪过以便积极修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中国佛教中的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至隋、唐
评论2014-12-2249832
十四、盂兰盆会
十四、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经中
评论2014-12-2218096
十五、焰口
十五、焰口 焰口,系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经中说:佛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伽蓝,为诸比丘
评论2014-12-2285810
二上 一、信仰佛教
二上 一 信仰佛教 一、信仰佛教 小和的家里,挂着一张佛像,十分庄严。 爸爸说:“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陀,是我
评论2014-12-2255257
二上 二、佛经教人学好
二上 二 佛经教人学好 小和的爸爸,常常在佛前念经。 有一天,小和等爸爸念完了经,问道:“爸爸!佛经里面说些什么?
评论2014-12-227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