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故事首页 频道列表

原谅别人释放自己

2014-12-26179530

  原谅别人释放自己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构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造化。懂得为人之道的人,内心世界永远是美丽和安宁的,他们不会在漂浮不定的现实中徘徊挣扎。面对世事,我也同样坚持著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原谅别人。
  造成痛苦的原因或许会有很多种,而不能原谅一个人的话,心里就会种下仇恨的种子,从此会连累自己的身心,让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越来越多。所以,试著去原谅别人,才能解除内心的压抑,释放快乐的自己。
  在寺院时,有位老人曾经对我讲过一件关於他原谅一个偷牛人的事,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明白了原谅别人也就是释放自己的道理。
  寺院周围的人们过著游牧的生活,逐水草而居,随著四季的变换,他们如同那些随时要迁徙的候鸟,唯一重要的交通运输就是牛。老人和他的妻子很爱护他们所拥有的那几头牛,视牛儿们为家中的成员,从未想过用它们的生命来换取所需的食物,他们也不要求每天都能吃到肉。夫妇俩没有儿女,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也就是那几头牛了,但是夫妇俩都觉得很满足,依然过著安宁详和的日子。草原上大部分牧民就像这对老人一样诚实、善良,但也有好逸恶劳、总想著不劳而获的人。
  有一天清晨,老人发现一头健壮的牛不见了。老人心急如焚,很担心牛被人杀了吃掉,於是老人日夜都在为那头丢失的牛祈祷,希望有一天它能够安然无恙回到他的身边。终於,老人通过别人的帮忙,知道那头牛原来是被草原上一个年轻人偷走了。老人只想知道牛的生死,只要牛不死,找不到也无所谓了。后来,年轻人的家人带著他来到了老人的家,老人知道牛已经被卖给了一个肉贩子,这意味著这头牛已被宰杀。年轻人的家人表示愿意赔偿损失,而老人并没有责怪偷牛的年轻人。他把年轻人叫到跟前说:『我们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条件虽然恶劣,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成为一个作恶多端的人,我们更应该通过我们的信仰去了解杀生的罪孽是多麼的深重。我不要求你偿还一头牛给我,只是要求你学会做一个踏实善良的人。佛祖千百年来对我们的教导,就是要让我们学会丢弃不良的嗜好,偷盗打劫是丧失人性的行为,做一个守本分的人要比做什么都要强。』
  老人的话使年轻人惭愧地低下了头,他决定将自己家中准备宰杀做为食物的一头牛放生,以示自己悔改的决心,希望在放生的那头牛的身上延续老人那头牛的生命。藏族人喜欢用放生来增加自己的福报和功德,所以年轻人希望老人亲手将准备放生的牛在耳朵上穿一个孔,并系上一根象徵自由的红绳。因为在牛耳上系上红绳,就表示那头牛永远不能被杀生,不管那头牛以后是丢失了还是落到任何一个草原人家的手中,都会用它耳朵上的红绳来标示它是被放生的,而不用担心会被宰杀。
  老人对最后的结果很满意,虽然丢失了自己心爱的一头牛,甚至结束了它的生命,但是用它的生命可以唤回了一个人的良知,唤回了年轻人弃恶从善的决心,这对老人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欣慰了。
  老人告诉我:『我如果不原谅他,他就不会懂得领情,也不会明白我原谅他的原因。即使我不原谅他,我的心里也会不好过,因为这件事会时时干扰我的生活,我又何必自讨苦吃呢?我原谅了他,也等於是安慰了自己。』
  老人虔诚地信仰著我,什么话都愿意和我说。我虽然是一个转世活佛,但是很多道理是从这些平凡老人和周遭的人们身上学到的,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高僧传:鸠摩罗什传
高僧传:鸠摩罗什传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也,家世国相。什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鸠摩炎,聪明有懿节,将嗣相位

评论2016-12-271712

鸠摩罗什法师是谁? 鸠摩罗什与中国佛教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鸠摩罗什法师是谁?也就是鸠摩罗什与中国佛教的关系。鸠摩罗什法师生活在公元344年到413年之间,他可以说是我们

评论2016-12-27944

人生无常,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警惕我们要时刻把握

评论2014-12-2660558

怀胎六年的怪事
  怀胎六年的怪事  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这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悉达多。太子的父亲是净饭王,即迦毗罗卫国的国君。净饭

评论2014-12-2679705

贫穷老人和佛祖
  贫穷老人和佛祖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着一根拐杖来到佛祖这里,想要求见佛祖。这时门卫阻

评论2014-12-2668785

不曾见佛法
  不曾见佛法  上堂:“山僧二十余年,挑囊负钵,向寰海之内,参善知识十数余人,自家并无个见处,有若顽石相似。参底尊宿,

评论2014-12-2676217

阿难尊者
  阿难尊者 一  尔时,阿难(ananda)出家已学八万四千法门竟。佛陀授记曰:“在我教法下,阿难乃多闻第一。”同时授记迦叶尊者

评论2014-12-2643668

普庵祖师度化屠夫
  普庵祖师度化屠夫  从前有个普庵祖师,是个显密双修有大神通的著名高僧,为当世人民之所敬仰。现在教内通行之普庵神咒就是

评论2014-12-2691312

持“戒”
  持“戒”  维摩诘的却敌法  佛陀在世时带领四众弟子修行,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的居士;有一位持地菩萨,他也

评论2014-12-2660718

供养莲花 得佛授记
  供养莲花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萨迦国王以各种鲜花妙香等每日三次供养世尊。一次,一个守护经堂的人见莲池(Paduma

评论2014-12-264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