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故事首页 频道列表

第六章 阿难达与同修比库

2014-12-30810250

  第六章 阿难达与同修比库
  在所有的比库当中,沙利子尊者是阿难达最亲密的朋友。阿难达和他的异母兄弟阿奴卢塔的关系,似乎反而没有那么亲密,因为后者喜欢独居而阿难达则喜欢人群。沙利子是和佛陀最相像的一位弟子,阿难达可以用和佛陀说话的相同方式,和沙利子交谈。
  与沙利子的友谊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所有的比库当中,只有沙利子与阿难达两人得到佛陀亲授的尊号:沙利子被称为「佛法大将」(dhammasenapati),而阿难达则被称为「佛法司库」(dhammabhandagarika)。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互补的角色。沙利子,犹如狮子,是主动出击的老师,而阿难达则比较像保护者与库藏官。在某些方面,阿难达的方法更像马哈摩嘎喇那的,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的个性也是像慈母般与守成的。
  阿难达与沙利子经常如团队般一起工作。他们曾两度拜访生病的在家施主给孤独长者(MN143 ;SN 55:26),并处理高赏比地区比库们的争执(AN 4:241)。他们彼此也有许多佛法上的讨论,彼此的友谊如此密切,因此当沙利子般涅槃时,阿难达所有的禅定训练都派不是用场,感觉就如堕入深渊一般:
  四方八面皆暗淡,
  教法于我渐模糊;
  吾之圣友确已逝,
  一切皆没入黑暗。(Thag.1034)
  因为噩耗的冲击,他的身体感觉像虚脱了 ,甚至佛法的支持在那一刻也似乎弃他而去。于是佛陀便安慰他,思维沙利子是否从他身上取走了他的戒、定、慧、解脱与解脱知见。阿难达不得不承认,这些最重要的事都不曾改变,又说沙利子曾是他和其他人非常有益的伙伴与朋友。
  再次,佛陀以过去一直教导的——凡有生必有灭,来提醒阿难达,而将这对话导引到更高的层次。对其他弟子来说,沙利子之死就如大树失去主干一样,但这应该只是被当作「以自己为岛屿,以自己为皈依处,不要寻求外在的皈依」的另一个理由才是(SN 47:13)。
  劝导汪积撒比库放下爱欲
  阿难达和其他弟子们的许多讨论都有记载下来。但这里只能提到一些。
  有一天,汪积撒(Vangisa,古译:婆耆沙、鹏耆舍)尊者陪阿难达去王宫,教导后宫女人佛法。汪积撒个性上似乎有强烈的爱欲倾向,当他看见宫中严饰的美女时,心中便充满爱欲。突然觉得持之以久的比库独身生活,就如铅块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还俗与纵欲的想法如排山倒海般袭来。
  当他们私下交谈时,汪积撒向阿难达解释自己的困境,并请求他协助与引导。由于汪积撒是僧团中诗文第一者,他以阿难达的族名苟答马(Gotama)称呼他,并以偈说:
  我被爱欲所燃烧,
  吾心全被火吞没。
  教我如何熄灭它,
  出于慈悲苟答马(Gotama)。
  于是阿难达也以偈回答:
  此是缘于颠倒想,
  汝心才被火吞没,
  转移美丽之净相,
  爱欲所繋之面向。
  观五蕴身如陌路,
  视彼为苦而非我。
  熄灭强大欲之火;
  切莫一再引燃它。
  当修无相之禅观,
  抛弃我慢之习气,
  于是藉由破我慢,
  汝将重获安稳心。(SN 8:4;Thag.1223-1226)
  阿难达向汪积撒指出,他因为执着女性魅力的表相,所以才会不断为爱欲添补燃料。迷恋美色会导致失落感,心表现出厌倦,而厌弃出家生活。
  因此,汪积撒必须冷静地思维那些看似美丽与可爱的事物,他必须以禅观的解剖刀切开身体,进入迷人的表相底下,看看隐藏于其中的不净与痛苦。以这个方式,欲望便会消退,他就能从世俗欲乐的诱惑中,坚定不屈地站起来。
  帮助闡那比库证得入流果
  闡那(Channa)比库因对佛法有疑惑而苦恼。佛陀在世时,他就已经很顽固、任性而难以调伏,世尊般涅槃后,他更是充满焦虑感。
  虽然他谦虚地从其他比库寻求指导,但仍不满意自己的进步。他能了解五蕴无常,但当思维无我时,就会停滞不前,因为害怕涅槃会毁了这个宝贵的自我,因此他来听取阿难达的建议。
  阿难达先对闡那已能放松固执,认真地想了解佛法,表示他的喜悦。闡那很高兴,并专心聆听阿难达解释佛陀对咖吒那氏(Kaccanagotta)比库的开示(SN 12:15),开示主题是超越有边与无边。
  听完阿难达的解释之后,闡那便达到入流的道与果。因此,他高兴地大叫,能有像老师一样这么睿智的朋友真是太好了。他终于得以安住在「法」上了(SN 22:90)。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第一部 佛法大将 沙利子】序曲 星空中闪耀的满月
  序曲 星空中闪耀的满月  在斯里兰卡的许多寺院中,你会发现佛陀两侧各有一个比库(bhikkhu)雕像,他们身披袈裟,偏袒右肩,

评论2014-12-303427

第一章 求法
  第一章 求法  这个故事得从印度离王舍城(Rajagaha)不远的两个婆罗门村落,优波提舍(Upatissa)与拘律陀(Kolita)开始说

评论2014-12-3097488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  上首弟子  过去、现在诸佛都拥有双贤弟子  在《大譬喻经》(Mahapadana Sutta,DN 14)中,佛陀

评论2014-12-3056772

第三章 转*轮者
  第三章 转*轮者  沙利子(Sariputta)尊者的开示与被认为是他所作的书,形成一个内容广大的教导体系,其解说的范围与种类都足

评论2014-12-3076313

第四章 到彼岸
  第四章 到彼岸  上首弟子先入涅槃  我们现在来到佛陀般涅槃(Parinibbana, 意译为入灭)的那年。世尊在韦沙离城(Vesal

评论2014-12-3060007

第五章 沙利子的开示
  第五章 沙利子的开示  被归为沙利子(Sariputta)所说的经典,涵盖了与梵行有关的广泛主题,包括从单纯的戒律,到深奥的教理

评论2014-12-3019338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一章 少年
  第一章 少年  在马嘎塔国(Magadha,古译: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附近的拘律陀村内,有个小孩诞生,他生来就注定要成为佛陀的

评论2014-12-3096663

第二章 遊方与心灵探索
  第二章 遊方与心灵探索  大约在此同时,未来的佛陀——悉达多王子结婚了,暂时更深入世俗生活。而拘律陀与优波提舍两位朋友

评论2014-12-3013829

第三章 寻法
  第三章 寻法  在对佛陀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这两个朋友放弃行脚生活,返回家乡马嘎塔国(Magadha),他们此时年约四十岁。⑴ 

评论2014-12-3045562

第四章 努力觉悟佛法
  第四章 努力觉悟佛法  如今,两百五十名同行沙门之首的这两位朋友,来到竹林精舍。佛陀正在对比库们说法,当他看见这两个朋

评论2014-12-301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