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脆弱无常
人身脆弱无常 人生,总是要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才知道我们都没有权利自己结束! 人应该明白色身像陶器般脆弱,而妥善
评论2014-12-2634117
佛陀的告诫
佛陀的告诫 德行具足的活一天比污秽的百年岁月更有价值 。 有一天,三十位比库各自从佛陀得到禅修的题目后,到远离舍卫
评论2014-12-2666214
出家到成道
出家到成道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人,他的父亲是当时迦毗罗卫国的国
评论2014-12-2653349
佛祖不肯保佑
佛祖不肯保佑 以前有个村子,生活着两个信佛的兄弟,他们依靠着种植家里的田地过生活,兄弟俩都算不上富裕,生活只属于中
评论2014-12-2676399
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 “天下之苦,莫过有身。世间的一切,苦空无常,毫无实在,唯有修行,获得寂静涅槃,是为最乐。” 当佛陀在
评论2014-12-262265
释迦牟尼佛的嘱咐
释迦牟尼佛对地藏菩萨说:“地藏,地藏!我今天在这里把未出火宅的苦难众生付嘱给你,不要让他们堕入恶道一日一夜,更不要让
评论2014-12-2658628
悟禅的故事
悟禅的故事 圆悟克勤大师是宋朝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 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 克勤自幼禀赋
评论2014-12-268741
修行的心理
修行的心理 众生对于修行普遍患有畏久畏远的心理,一味追求迅速完成,就像烧香作炭的青年,结果本末倒置,反而失去了最宝
评论2014-12-2693244
受病苦的呻号比丘
受病苦的呻号比丘 以前有一位长者,家里很富有,金银财宝,是用不尽的,过得非常的快乐。他的妻子也很贤惠很漂亮,更让他
评论2014-12-2618525
修行的开示
修行的开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何以故?凡所有相,皆
评论2014-12-2671601
真理的智慧
真理的智慧 真理和智慧总是不断地突破、完善自身,一旦用言语表述,就会落人语词的窠臼,受到限制和束缚。 德山宣鉴禅
评论2014-12-2673525
降伏内心的悭贪
降伏内心的悭贪 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中阿含经三十一
评论2014-12-2697417
恶王和长生
恶王和长生 从前有个国王,名叫长寿;他有个儿子,名叫长生。长寿王以法治国,但从不对臣民滥施刑罚,国内风调雨顺、五谷
评论2014-12-2636401
不饮酒戒
不饮酒戒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成就信实诚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
评论2014-12-2669157
佛法的真义
佛法的真义 古老的时候有一个野人,潜进王宫,在国王的衣库里偷了一些衣服,出来後就逃到很远的地方去。国王在发觉被偷了
评论2014-12-265911
高僧的眼泪
高僧的眼泪 有一位中年以后出家的高僧,居住在离家很远的寺院里,由于他有很高的修持,许多弟子都慕名来跟他修行。平常,
评论2014-12-2612026
人身的真相
人身的真相 内心不安定,不明白好的教诲,信念动摇的人,无法成就圆满的智慧。 此城(色身)为骨头搭建而成,而涂上血与
评论2014-12-266299
因果的道理
因果的道理 凡事离不开因果,种了因,一定有果;没有种因,只在果上求,当然是求不到。 从前,有位罗汉,收了一位小沙
评论2014-12-2627150
学佛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佛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每一个人都有贪念,有人遇到恶缘而作恶,有人不会遇恶缘。而且有人遇善缘,恶性也变成作善,有人遇
评论2014-12-2690884
外道
外道名目。累百成千。然其用功。总不外炼丹运气。即彼令人看经念佛。皆是门庭场面。彼固不以此为道。欲得彼之道。必须恳切至极。
评论2014-12-2690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