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佛哥说佛教知识故事11:比库和树精
有位来自阿拉维村的比库准备为自己兴建一间茅舍,就开始砍伐一棵树,但该树上住着一位女天神和她的幼儿。她请求比库不要砍倒,比

评论2015-07-142247

【佛教知识】观音菩萨的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来观察这世间的一切

评论2015-07-132437

『佛教知识』 男子有四恶,女人有九恶法和五欲想、八十四态
  男子有四恶,急所当知(优填王经)  《优填王经》节录  王曰:愿佛具为吾释地狱之变,及女之秽?佛言:具听。男子有

评论2015-07-138566

佛哥说佛教知识故事10:贫富先后之佛法释疑
为什么有的人先富后贫,有的却先贫后富?经上这样说 节选自《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

评论2015-07-132294

佛哥说佛教知识故事8:冤亲债主索债的表现
1、恶梦惊心  由于冤亲债主全是负态空间信息体,人在睡眠中最容易感知它们的活动,它们逼近受报者身心磁场的信息最容易在梦中接

评论2015-07-122966

【佛教知识】佛教四大圣地之二菩提伽耶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此文受益,请您随手转发,分享法喜,布施法益。同时修行随

评论2015-07-112436

【佛教知识】教您汉地寺庙正规的拜佛姿势!
1、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府首返观。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

评论2015-07-114020

佛教知识:佛家合掌的16种含义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

评论2015-07-112296

佛教知识 — 佛像是否要开光才会灵验?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

评论2015-07-112341

【国学知识】中国佛教三大系简介
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

评论2015-07-112708

【佛教知识】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答:不必要。 坐上好几个小时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认为坐得愈久一定愈有智能,我曾看见鸡在鸡窝里坐上好几天呢!智能来自于,

评论2015-07-104074

佛教知识: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评论2015-07-102399

【佛教知识】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

评论2015-07-102513

【佛教知识】佛教基础词汇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此文受益,请您随手转发,分享法喜,布施法益。同时修行随

评论2015-07-102367

【佛教知识】揭秘佛教四大菩萨坐骑的神秘寓意
缘起性空学佛乃大丈夫之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无论志学何宗,要当以证悟无上菩提为归。若欲达此,首当自廓其胸襟,广其识见,

评论2015-07-102414

荤与素如何坚守各自的长寿秘诀
你是素食主义者还是肉食主义者?在旧社会人们能吃上一口肉都觉得时间幸福的事情,而今生活变好了,有些素菜的价格竟然比肉还贵,现

评论2015-07-092364

【佛学知识】说说佛教的“五眼”
我们从某些佛教图像中,可以看到脸部有出现三只眼的情况,也就是在两眼之间的眉心处另开一眼。事实上,人类不可能有三只肉眼,所

评论2015-07-092297

佛教知识:如何修持“顶礼”?
佛教知识:如何修持顶礼?  1佛经中说,顶礼是为了消除我们的傲慢。不管是低一下头、合一下掌、弯一下腰,还是五体投地,多多

评论2015-07-092293

佛哥说佛教知识故事7:关于大乘小乘(上座部)佛教
随着接触佛牌的朋友越来越多,很多人就会思考,到底什么是小乘佛教?跟大乘佛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以下整集了一些资料简介介绍一

评论2015-07-092609

佛教知识:三 皈五 戒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

评论2015-07-092419

« 上一页 67/14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