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佛学基础知识》业的分类
二、业的分类:业可分为很多种类。1、以身,口,意三业来分。  ①身业: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  ②口

评论2016-03-244049

学佛必须持有三种心
第一、出离心。此心虽比后两者浅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

评论2016-03-243880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大译经家精通佛教义理,娴熟中、印两国语言文字,对中国佛教的发展

评论2016-03-232898

“三皈依”有哪些含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

评论2016-03-232889

佛学修行之禅定修身法
禅定在佛教徒的修习上是关键,它不但是修身良法,而且还是养性妙方。因此,在佛门受到极度的重视。佛门弟子修习的正业是一禅二诵

评论2016-03-231769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感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也。由于身造者三:一、杀:

评论2016-03-232709

道谛之资粮道
资粮道,即诸异生,由具自他圆满(论行中当说)为缘,发起希求解脱的善法欲,具足尸罗,守护根门,欲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止

评论2016-03-232919

达摩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

评论2016-03-232854

共修的功德利益
世人有句话说:一根木头在波涛汹涌的河里很可能会东奔西窜,无法把握去向;但一排排的木筏彼此绑紧,就能有序安全地抵达彼岸。如

评论2016-03-221858

佛教小知识汇集
【一、寺、院、庵】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

评论2016-03-222624

佛学知识【香与佛教】
  在佛教中,无论是对佛菩萨的供养,或是在说法的譬喻中,经常都可以见到香的踪影。香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香

评论2016-03-222677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
佛陀在游化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为比丘、菩萨、国王、大臣、天龙八部等无量大众说法之时,文殊师利菩萨向佛陀请问诸佛名号、本愿功

评论2016-03-212707

佛教知识卍什么是五蕴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

评论2016-03-212679

佛教知识卍什么是四禅八定
色界四禅1、初禅是用各种方式消除种种烦恼、欲念,达到无忧无欲的境界。初禅虽然已经脱离欲界的恶不善法,但是还保有寻和伺等原始

评论2016-03-212675

舍利有多尊贵?科学仪器下舍利的神奇性
舍利有多尊贵?科学仪器下舍利的神奇性 佛陀入灭后慈悲留下舍利,以作人天供养的福田,那么大家都会想到,舍利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评论2016-03-212894

放生还是杀生 怎样如法放生
【妙法莲花】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放生还是杀生 怎样如法放生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

评论2016-03-211738

什么是药石
佛制僧人日中一食、过午不食,中唐以前中国僧人皆严格持午,渐渐地,也如同乞食一般,经过时空的演变、适应而被放弃了。因为中国

评论2016-03-183108

什么是:阴德、阳德、功德、福德
阴德 阳德 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发个奖

评论2016-03-182808

进入寺院千万要注意这四件事
●在我国,名寺名庙,分布较广,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也是广大佛教信众进行朝拜的重要地点。当进寺院游览或者朝拜时

评论2016-03-181605

佛教“精进”的含义
精进是佛教修行人修菩萨六波罗蜜当中的一项。精进二字是勤劳、勤奋义。佛教的经典《唯论三十论》写道: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

评论2016-03-181828

« 上一页 35/14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