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如何区分穿不同颜色、样式的僧服的僧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印度,由于教义、风俗、气候等原因,僧服的型制只有三衣和五衣,统称为法衣。佛教传入中国后,情况

评论2013-02-2013542

丛林制度 僧服
佛的制度、僧侣只服三衣。  一中安陀会,俗称五衣,即五条衣,又名杂作衣。平时作杂事工作,均著此衣。  二名郁多罗,俗称七

评论2013-02-201061

中国汉传僧服知多少
佛法传入中国近两千年,但是在汉族、藏族、傣族等民族间存在着不同的佛教系统,传流时间也有先后。因此各族的僧侣服装各不相同。

评论2013-02-201146

中国僧服知多少
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侣最显著的标志剃除须发的出家仪式,自佛世至今二千多年来都没有改变,但是在僧服却依佛教传布地区气

评论2013-02-201057

峨眉山:六道禅茶
 峨眉山茶的精髓在于禅茶合一,每一道茶中都蕴涵了曼妙高深的禅理,参透了这峨眉山的六道禅茶,也就能参透六种释家禅理。  离

评论2013-02-181052

《禅茶》茶艺的来龙去脉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妇孺皆知的。但要说出关于茶的门道,需要有相当的学问。关于禅是什么,什么是禅,就是一般的出

评论2013-02-18902

谁人寻得观音韵
谁人寻得观音韵 安溪铁观音,香韵最耐寻。 壶中绿叶藏玉露,茶浓心香杯里存。 谁人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 安溪铁观音,香

评论2013-02-10573

佛手茶 苦是人间正品
  以前我也喝茶,红茶、绿茶、花茶都分得出来,而且知道好坏。甚至还有机缘看到陆羽的《茶经》,在云南看到古老的茶树王,在杭

评论2013-02-10623

封氏闻见记 禅助茶道行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篇记载道:  南方人喜欢喝茶,北方人起初并没有什么人喝茶,开元年中期,泰山灵岩寺有个降魔

评论2013-02-10647

禅·茶疏记
 (一)  隋唐时期,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对儒、释、道三教都予以扶植。隋文帝多次下诏各地兴建寺院、佛塔,剃度僧侣,有寺

评论2013-02-10641

赵州禅茶
赵州不产茶,但唐代驻锡于赵州的赵州老人的茶却意味无穷,流芳万古,因为它与禅一味。茶之为道是与赵州老人的这杯茶分不开的。 

评论2013-02-10729

祭祀用香礼仪
中国传统香文化起始于古代的祭祀活动,随着宗教的产生与发展,出现了佛教用香和道教用香,其中用香祭祀礼仪各有差异。随着香文化

评论2013-02-061512

佛教的烧香礼仪
烧香礼佛,就是向佛礼佛,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礼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静室、或安有佛

评论2013-02-061457

道教敬香礼仪
道教烧香,也称敬香,是借香烟传达善信心意,但有些人以为烧香烧得越多,越能感动神灵,得到神灵的庇护,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评论2013-02-062731

隔火熏香的礼仪
隔火熏香是一种很考究的用香方法,不直接点燃香品,而是以专门制做的香炭块为燃料,通过隔片灸烤香品,可免于烟气熏染,有利于香

评论2013-02-051094

埋熏法
应用香灰掩埋香粉进行无烟埋熏法,将香粉埋入香灰中点燃以后继续加入香粉,每加一层都是不同香味的香粉,最后盖上香灰,而香品在

评论2013-02-051021

« 上一页 111/14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