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文化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香道搜索 香道分类 香道首页
焚香一线越千年,知音在彼岸
汉朝贾充,幕僚姓韩,年轻俊美.有次韩帅哥去贾充家,贾充女儿在帘子后一见倾心,偷偷遣人致意,不久两人就好上了.正好有人来给贾充送礼

评论2015-01-195417

鉴别沉香
经常有人来问我怎么鉴别沉香手链的真假。在沉香里泡了这么多年,我反而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主要是很多人根本没明白什么是沉

评论2015-01-1996952

品香的过程才是修养
“奈何红颜一时现,不需枯坐与焚香”“红袖在侧,秘语谈私,焚以熏心热意”“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

评论2015-01-1929049

沉香收藏真假鉴定
沉香就如同钻石一样珍贵,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面对一款沉香产品,钟爱不已,但有时彷徨不安,怕买到假货,难以决断,所以学习一些

评论2015-01-193408

香道之道 养神养生
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

评论2015-01-1989120

中国传统香道中的制香方法
香,不仅要芳香养鼻,更要养神养生,开窍开慧,这是传统制香工艺的一个核心原则。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

评论2015-01-1985177

中国古代生活用香的风俗考--熏燃之香
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香的妙用,通过熏燃香料来驱逐异味。石崇家的厕所因为焚香曾经声名显著,成为一时笑谈。在石崇

评论2015-01-1975668

琪楠
奇楠-又名枷南香、琪楠、伽南沉等等。一般在风树近根部的伤口结香处油脂量含量丰富,与死沉本是共生体,但油脂在醇化的过程中产

评论2015-01-1945267

中国古代生活用香的风俗考--焚香礼拜
凡有佛寺之处必有香烟萦绕,居士之家也必设香案宝鼎。佛教认为香与人的智能、德性有着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同相契,修

评论2015-01-1961521

隔火熏香
宋代之后,不直接点燃香品,而是先点燃一块木炭,把它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木炭上隔上一层传热的薄片(如云母片),最后再在薄片

评论2015-01-194290

中国香炉文化历史
香炉即是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 我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

评论2015-01-1962745

馨香古韵,苏东坡与香之情返现出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香是形而上的雅物,对人的作用超越了味觉和感官的享受,是养性、养生的良药。我们只有贴近于它,才可领略到哪香透心脾的芬芳与高

评论2015-01-1944481

无处不香的雅致生活【一】
目前,我们能见到最早反映古人用香历史的物品,是 “红山文化”、“青浦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香炉和战国时期的铜质博山

评论2015-01-198597

香料中的钻石--奇楠
若论金银珠宝,以钻石为首,而奇楠就是香料中的钻石。珍贵的奇楠是从沉香中寻找出来,原本沉香就是高级香材,最高等级的沉香就是

评论2015-01-1948574

沉香种类
 沉香树产於热带,生长不易,沉香的形成更不易。沉香树中国大陆已不多见,惠安有少量,现越南、泰国、印度、马来西亚、柬埔寨等

评论2015-01-1978744

中国香文化三个特点
一是普遍性,汉人烧香,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烧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无处不烧。 二是历史悠久,现存文献《诗经》《

评论2015-01-197187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

评论2015-01-1973280

香道文化
香,物虽微而位贵,它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 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灿烂光辉

评论2015-01-1960403

香文化的历史
香作为一种文化,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新唐书.仪卫志》载,当时不仅室内设“蹑席、熏炉、香案”,贵妇身上也佩香具

评论2015-01-1917448

文人对香文化的贡献
中国香文化第一次跃进性的发展出现在西汉时期。其中,以汉武帝为代表的上层统治者起了主导作用,王公贵族对香的大力推崇直接带动

评论2015-01-1993822

« 上一页 36/4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