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

评论2015-02-0116601

合十、问讯、操手
  合十、问讯、操手  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

评论2015-02-0133405

佛寺仪轨
  佛教于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同时也制定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中国佛

评论2015-02-0162699

佛门礼仪之敬法
  (一)如何请经、持经(演示):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

评论2015-01-3161997

寺院客堂清规
  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

评论2015-01-3199375

最要遵守的戒律
  佛教徒中比丘、比丘尼是独身修道的,必须清心寡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佛教制定受比丘戒之前要有许多质问,凡是不合条件

评论2015-01-3150489

法堂或讲堂规矩
  听经要准时,最好能提前几分钟到场,恭候法师,不应迟到早退。进法堂或讲堂听讲应服饰整洁。执经本应如法。坐姿端正,抬头挺

评论2015-01-317827

寺院晨钟暮鼓的仪轨
  在佛教里,钟分大钟和小钟两种。  大钟,又称为梵钟、洪钟、钓钟、撞钟、鲸钟等等。因为它在撞响的时候,能够清净寺院梵刹

评论2015-01-319861

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
  为了随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讳、礼仪,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也很复杂。  法名:从出家那天开始,剃度师父就给你取法名,法名是

评论2015-01-3158564

佛弟子说话的礼仪
  人与人相处,说话实在是一门艺术。当你要向人表达意思时,除了文字、肢体动作外,说话也是一种传达工具。但是说话不当、不得

评论2015-01-3129968

剃发出家的条件
  佛法大海,渐次而入。从皈依三宝,到发心出家,经过剃发,受十戒,乃至圆满具足戒,这是一个渐次的过程。正如《多论》所说:

评论2015-01-3128651

居士上香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上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

评论2015-01-3190941

上香时心中应默念的三句话
  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  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  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

评论2015-01-3166897

请阅佛书应有十五点规定
  请阅佛书应有十五点规定:  一、阅前请先净手。  二、阅时双手恭读。  三、阅时或置净桌。  四、阅后请放净处。  

评论2015-01-3165022

上厕所后手不净念经过失
  宋哲宗元佑年中,有四川僧人智超法师,平常都用功于诵读华严经,已经有三十年之久。有一天偶然见到一位相貌清爽的童子,向他

评论2015-01-3166306

出家是有年龄限制的
  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并承担佛法传承使命的团体,僧团的特征决定了僧人

评论2015-01-3184717

在寺院中听到钟声应合掌默念
  凡是在寺院中听到钟声,应该合掌默念:闻钟声,烦恼轻,智能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俺,伽罗帝,娑可

评论2015-01-3131453

略说寺院生活仪轨
  略说寺院生活仪轨  所谓寺院生活的仪轨,就是我们在寺院里生活的时候,在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要遵守的一些规矩。你们有

评论2015-01-3131651

日本寺院添香油钱的常识
  在国内,到寺庙朝圣添香油钱讲究随缘,心诚则灵。在日本拜神,也有添香油钱的风俗。日本也存在拜神时添香油钱的习俗,日本人

评论2015-01-3131154

佛教寺院清规详解
  传统丛林道场重视制度,不但个人有戒牒,僧团也有清规。  “清规”是指禅宗寺院组织章程及寺众日常生活的规则,亦即禅宗丛

评论2015-01-3169736

« 上一页 450/45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