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无法之法 书法家与禅僧们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2015-02-08 10:4116770
  书法之所以为法,当然要讲法。书法史上也经历了从法中之法到法外之法,再到无法之法的发展过程。书法发展到唐代,达到了“尚法”的顶峰。在禅宗的影响下,宋代“尚意”之风大兴,“无法之法”也就是对“尚法”权威的否定。
  宋代讲求“无法之法”的代表人物是黄庭坚。在黄庭坚看来,书法创作本是兴之所至、一任天机的,用不着恪守什么技法不可,这是禅宗的实质;正如禅家参禅一样,虽各异其词。都如向自然本性中求,而真能向本性自然中求墨韵者,又处于“言语道断”,非语言所能尽其意的尴尬境界之中。
  这种澄净虚空的要求,到黄庭坚那里即成了“心不知手,手不知心”,心手合一的境界。黄曾非常自负地说:老夫作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纳聚散,来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
  黄称赞东坡的画是“笔与心机,释冰为水”,达到一片化机的地步,是心手合一的典型,山谷主张真正善书者必须达到这种不择纸笔,不择时地,不计工拙,不管人之品藻的境地,这便是真正的心手合一。
  所以“无法之法”并不是没有法,黄庭坚他也最讲技法的锻炼。学书时,要知“法”,不知法则无以学;下笔之际,要忘“法”不忘法则无以书。若一味地考虑技巧,则自我失于技巧;一味规摹古人,则自我失于古人。书法家不是不用技巧,而是活用技巧,“无法之法”正是技巧的活用之法。
  清代张照在《天瓶斋书画题跋》中说:书着意则滞,放意则滑。其神理超妙、浑然天成者,落笔之际,诚所谓不居内、外、及中间也。
  “着意”与“放意”都是对“法”的执著,只有在“意”与“法”之间,不居“内、外、及中间”才真正是“无法之法”。这是佛家所讲的“中道”观。得此“中道”者,熟谙技法的书法家可臻于“游刃有余”的境地,在创作过程中信笔挥洒而莫不中节。“无法之法”是意与法高度合一的法,也是书法之为书法艺术的“法”。
  明代董其昌说: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画禅室随笔》) 
  “妙在能合”即是禅宗所讲的“不为法脱”,“神在能离”即禅宗所谓“不为法缚”。“非入三昧者,殆不能办此。”在这里,书道与禅道,书法与掸法取得了相通之处。入“三昧”之境,得“无法之法”的妙道,成了书法家与禅僧们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书画家太白山佛教文化采风活动8月9日
由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华达佛教艺术博物馆、太白山文化研究院、陕西日报收藏专刊联合举办的太白山佛教文化采风活动将在本月9日隆

评论2015-08-063341

《敦煌诗经》出版
我省著名诗人叶舟的诗集《敦煌诗经》日前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敦煌是文学永恒的故乡和母题,从古至今,无数作家以敦煌

评论2015-07-157496

墨韵禅心--中国佛教文化名家书画精品巡回展开篇
为了弘扬佛教文化和佛教书画艺术,全面展示当代国内外佛教书画的艺术成就,推动佛教文化与佛教书画艺术的进一步的融合与发展,为

评论2015-07-133498

2015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举行书画展
佛教在线贵州讯 2015年6月29日,2015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书画展在梵净山大金佛寺开展。贵州省铜仁市委常委、副市长

评论2015-07-013538

禅者之思与当代书法创作
 《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睦州道明章下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秀才访师,称会二十四家书。师以柱杖空中点一点,曰会么?秀才罔措。

评论2015-02-082421

禅佛书艺举隅
写经体  写经体是一种独特的书体,它不同于石刻,又不同于书简等一般日常文体,它是由经书手写而成的。也许,在抄经时并没有把

评论2015-02-085795

佛教对书法艺术的保存与传播
  佛教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靠佛教经典,因此弘扬佛法,离不开写经与抄经。最早的写本佛经,多数是由佛教徒和在家居士发愿写

评论2015-02-081096

神彩论与“逸”的追求
  公元五世纪,王僧虔在《笔意赞、》中首次提出神彩论。所谓神彩,实际上是书法家流溢于笔墨点划之间的一种态度,或者说一种寄

评论2015-02-081136

元 赵孟頫 心经册 行书1
元 赵孟頫 心经册 行书1

评论2012-03-193275

元 赵孟頫 心经册 行书2
元 赵孟頫 心经册 行书2

评论2012-03-19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