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西藏佛学院各教派“百家争鸣”

2017-04-19 10:07865570


西藏佛学院学员结束一天学习,走出大殿
西藏佛学院主殿外的一处树下围着七八位身着绛红色僧袍的年轻僧人,中间的两位僧人似乎在为一事而争辩,一方舞动念珠、拉袍撩衣、击掌问难,另一方来回踱步、高声应答。
这是记者近日探访西藏佛学院时看到的一幕。这两位年轻僧人分别是来自日喀则顶玛寺的贡觉坚参和昌都边巴寺的强巴确让,他们为“颜色的同与不同”发生了争辩。强巴确让认为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区别,而贡觉坚参认为所有的颜色归根结底都是一种颜色。
当时,在此学习深造的数百名僧人刚刚经历了数场辩经,贡觉坚参与强巴确让在辩经结束后仍为各自的观点继续展开辩论。
辩经,最早源自古印度,后成为藏传佛教僧人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荫下进行。在西藏也有上千年的传统。
在西藏自治区社科院教授西尼崔臣看来,围绕着佛学中的某个观点进行“露天辩论”,观点越辩越明,“这不仅考验僧人们的宗教学识,更锻炼他们的现场思维和应变能力。”
不仅限于辩经场,浓浓的佛学氛围其实在西藏佛学院随处可见。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贡觉坚参告诉记者,他还从宁玛派课程关于莲花生大士的阐述中学到了对相关佛经的新理解。
格鲁派之所以可以学习宁玛派相关佛经阐述,源于西藏佛学院的办学理念之——教派不偏。教派不偏,按照学院办公楼展板上的解释,即坚持个人修行为先,以教派和睦进步为价值追求,汇集各教派优秀传承,发挥佛教多元文化共学共存的优势,把佛教戒律与各教派道次第纳入佛学重点课程。
据西藏佛学院副院长格桑旺堆介绍,过去受重男轻女等观念影响,尼众获得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很少。西藏佛学院为此提出“僧尼共学”的办学理念,开设尼众部,充分满足广大尼众学经的迫切需求,这是西藏具有划时代的创举。“尼众表现出更强的学习热情,辩经常常‘拖堂’。”
来自那曲巴青的次成强玛是一位“90后”苯教教徒,因为其所在的寺院地处偏远、狭小,经师也较少,更多的时候是依靠个人的清贫修行和参禅领悟,疑惑时常难解。现在,她已是尼众部第二期的学员,并因为在第一期中成绩优异获委任为学习委员。
“这里有很多学员和经师,我觉得一期两年的时间不够,还想继续学习。”次成强玛说。
与学经相伴随的是次成强玛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富足和自信。据其班主任介绍,次成强玛当初入学时的害羞与腼腆已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在辩经场上“纵横捭阖”。
成立于2011年的西藏佛学院是西藏第一所高层次藏传佛教综合性院校,借鉴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教学模式,将现代学院式和传统经院式相结合,每年向藏传佛教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噶举派以及苯教五大教派招收学员。
目前,西藏佛学院已开设哲蚌寺、萨迦寺、桑耶寺、楚布寺、热拉雍仲寺等十座分院,作为初级学员培养之所。
格桑旺堆表示,围绕“教派不偏”“僧尼共学”等办学理念,西藏佛学院办学六年来已逐渐形成“学员互相学习”“各派百家齐放”的氛围。(文:中新社 陈韬彬 图:何蓬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云在青天水在瓶|真龙法师书画展在宜兴市美术馆开幕
中国书画艺术写意为先,得形而入神,神似而意在。佛教禅意书画是禅宗与中国书画艺术结合的产物,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

评论2024-05-2729

中国佛教协会2024年第一期传统文化艺术研修班在山东济宁举行
为持续推进全国佛教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佛教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开创佛教文化艺术繁荣新局面,推动新时代佛教中国

评论2024-05-1446

菩提无相——苏柏斗重彩艺术展 将在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展出
菩提无相苏柏斗重彩艺术展丨5月10-13日,即将在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展出菩提无相,象征智慧的菩提与超越形象的无相境界,蕴含着佛

评论2024-05-0358

“春风太湖入吴江”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苏州湾文化中心盛大开幕
4月28日上午10时,由苏州湾文化中心主办,山东中国画创作研究院、苏州太湖广告有限公司、苏州香雪画院、苏州墨客园协办的春风太

评论2024-05-0358

当「张智棟人间弥勒作品展」遇见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
喜满华夏 | 当「张智棟人间弥勒作品展」遇见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佛曰人有36般烦恼,前世、今生和后世共有108般烦恼,故而有108尊

评论2024-05-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