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走近法门寺了解唐代佛教香文化

2016-04-14 15:5417300
 
走近法门寺
了解唐代佛教香文化
 
1987年4月,当法门寺塔下唐代地宫的一道道石门被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唐皇室为佛祖真身舍利而供奉的121件(组)金银器带着历史的厚重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唐懿宗、唐僖宗父子供养的金银器就达100余件,可分为食容器、供养器、法器、熏香器、茶具等类,印证了同时出土的《物账碑》“穷天下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记载,反映了唐皇室在这些器物上赋予极为丰富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内涵。
 
 
 法门寺
 
出土的文物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形式多样的熏香器,既有最常见的香炉,又有香囊、手炉、香盒等,实属罕见的文物珍品,充分说明唐代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真实地再现了大唐皇室热衷于熏香、以香供佛的历史事实,是唐代焚香之风盛行的有力证据,也是唐代香文化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炉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佛、道三位一体形成华夏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独立地位连同它的精神文化深入人心,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风,宗教活动十分频繁。唐人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通过对南朝时期佛教兴盛情景的描述,衬托唐代以香供佛的事实,展示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佛教较为隆盛的时代,由于许多帝王崇信佛教,加之唐王朝的提倡,当时诸宗并兴,名僧辈出,僧居佛刹遍布全国各地。随着佛教的传播,大量引进各种重要的香料及用香的观念和方法,让香的使用产生了全新的风貌,从而加强和丰富了中国古老的焚香传统。
 
 
《藩王礼佛图》
 
佛教与香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香能使人身心舒畅,产生美妙的感受,因此,香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供养,常被用来作为供养菩萨、本尊的圣品,密宗《大日经》将之列为六种供养之一。佛经和僧人对香大加推崇,所有的佛事活动中都要用香:不仅敬佛供佛时要上香,在高僧登台说法前也要焚香;在当时广为流行的浴佛法会上,要以上等香汤浴佛;在佛殿、法坛等场所还要泼洒香水,将香当作一种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与献礼。
 
 
 
  在当时,香炉不但是家庭祭祖必备的供具之一,还以供奉佛祖为目的出现在佛寺殿堂里,成为佛寺中的重要法器。可见,佛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代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第四十二届本色东西桥市集 | 生活美学体验课、品鉴茶会等
第四十二届本色东西桥市集 | 生活美学体验课、品鉴茶会、竹碟【界阈游牧】音乐会、回香习茶会【冷夏茶会】第四十二届【本色东西

评论2024-06-1035

云在青天水在瓶|真龙法师书画展在宜兴市美术馆开幕
中国书画艺术写意为先,得形而入神,神似而意在。佛教禅意书画是禅宗与中国书画艺术结合的产物,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

评论2024-05-2794

中国佛教协会2024年第一期传统文化艺术研修班在山东济宁举行
为持续推进全国佛教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佛教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开创佛教文化艺术繁荣新局面,推动新时代佛教中国

评论2024-05-1499

菩提无相——苏柏斗重彩艺术展 将在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展出
菩提无相苏柏斗重彩艺术展丨5月10-13日,即将在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展出菩提无相,象征智慧的菩提与超越形象的无相境界,蕴含着佛

评论2024-05-0378

“春风太湖入吴江”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苏州湾文化中心盛大开幕
4月28日上午10时,由苏州湾文化中心主办,山东中国画创作研究院、苏州太湖广告有限公司、苏州香雪画院、苏州墨客园协办的春风太

评论2024-05-0383

当「张智棟人间弥勒作品展」遇见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
喜满华夏 | 当「张智棟人间弥勒作品展」遇见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佛曰人有36般烦恼,前世、今生和后世共有108般烦恼,故而有108尊

评论2024-05-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