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本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佛法搜索 佛法分类 佛法首页
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  因缘的意义  一个人绝不可能独自生存,多多少少总要和别人共处,人和人之间,有着种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大家分

评论2014-12-2297647

业报与轮回
  业报与轮回  业力的意义  生命就像流水的波浪。波浪有起伏,前一浪灭,后一浪生。生命有延续,前一生的结束,即是后一生

评论2014-12-2218612

僧伽的制度
  僧伽的制度  僧伽的成立  佛陀成道以后,首先到鹿野苑化度憍陈如等五人,成立了僧伽的雏型。随着佛教的流布,出家人的数

评论2014-12-2242195

原始的僧团
  原始的僧团  佛陀的十大弟子  佛陀的十大弟子,在僧团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重视修持,热心弘法,各有不同的专长,现

评论2014-12-225179

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  学佛的初阶  学佛的人,进入佛教的初步阶段,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叫做三皈依。  一个人若不受三皈依,虽

评论2014-12-2276189

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  受戒的目的  一个公民,应该遵守本国的法律;皈依三宝后,便应该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的用意是约束自己的行

评论2014-12-2296540

奉行十善
  奉行十善  十善的意义  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只是独善其身,实在并不足够,还要进一步秉承佛陀慈悲的精神,积极行善,以

评论2014-12-2253461

佛像的起源
  佛像的起源  佛像的始创  我们在佛寺里,都会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造像,心里总不免发生疑问:这些造像是甚么时候始创的呢

评论2014-12-2225500

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
  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  拜佛、菩萨的意义  一般人都误以为佛教祇是烧香烛,拜鬼神的宗教,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佛教固然

评论2014-12-2263647

佛陀和指鬘外道
  佛陀和指鬘外道  嗜血的邪教  佛陀在世时,舍卫城北的深山里有一个人名叫阿含萨,由于受人愚弄,以为只要在七天之内杀满

评论2014-12-22108501

世间的因果
  世间的因果  佛说四圣谛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后,便前往波罗奈国的鹿野苑 向憍陈如等五人宣说他所证悟的苦、集、灭、道

评论2014-12-2285496

五蕴无我
  五蕴无我  对「我」的误解  若有人问︰甚么是 「我」 呢?  一般人会答道︰有眼、耳、口、鼻的身体,就是 「我」 。 

评论2014-12-2223120

古代高僧事略
  古代高僧事略  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大师  幼年出家  玄奘法师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西元六零二年〉﹐卒于唐高宗麟德元年〈

评论2014-12-225492

古代信徒事略
  古代信徒事略  频婆娑罗王  皈依佛陀  古印度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和佛陀有一段殊胜的因缘。  当悉达多太子刚出家时

评论2014-12-226999

佛教常识简介
  佛教常识简介  佛旗、 卍字、*轮、袈裟、法器、念珠  一、佛旗  创制佛旗  佛旗是为了纪念佛教的复兴而创制的。  

评论2014-12-2246648

佛、菩萨
  佛、菩萨  一、佛  「佛陀」的意义  「佛陀」 是梵文,简称为「佛」,意译「觉者」。众生需要经由长期的修习才可得到这

评论2014-12-2223722

阿罗汉、辟支佛
  阿罗汉、辟支佛  一、 阿罗汉  闻声而开悟  释尊成道之后,便前往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向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圣谛的道理,

评论2014-12-2247160

大乘和小乘
  大乘和小乘  上座、大众部的分裂  佛陀在世时,僧伽有严密的组织和戒律,僧众遇有疑问或者发生争论,都可以请示佛陀,所

评论2014-12-2272419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因缘」的意义  佛陀在菩萨提树下成道,所觉悟内容就是「因缘法」。他发现所有事物和人生的现象,都离不开因

评论2014-12-2290378

八正道
  八正道  修道的目的  佛陀成道后,说法四十九年,都是为了令一切众生能脱离生死轮回,达至解脱,也就是要断除十二因缘中

评论2014-12-2258382

« 上一页 13/3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