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   真菩萨的心行与作略
菩萨之心,率性耿直,每多慈悯众生而欲救之;是故若见大师误导众生,令诸众生同入邪道、久修不证、虚耗资财光阴者,辄生恻隐之心
评论2015-06-172435
 
诊病当明  当今佛教之五大危机
今时佛教有大患存焉,谓外道化、世俗化、法义浅化、密意失传、悟后进修诸地之道次第混淆,此五乃佛教未来弘传之大患也。大意摘要
评论2015-06-172487
 
暖暖的看着别人撒谎的样子
亲爱的儿子:         我有时候会叫你大哥,你知道为什么吗?当你在产房门口被推出来时,我以为我会很激动,我以为你也会像电视里
评论2015-06-172394
 
反省自己
一天晚上,她在机场候机。为了打发几个小时的等候时间,她买了一盒饼干和一本书。她找到一个位子,坐了下来,专心致志地读起了书
评论2015-06-172296
 
当信任瓦解  社会也就崩溃
  十年前,我带年仅三岁多的儿子到美国旅行,寄宿亲戚家。亲戚拿个全新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给我,说:「这里规定儿童一定要坐汽车
评论2015-06-172418
 
菩提路上的坚持  云收月现风雨路
学佛缘起我生于台湾中部的一个小镇,家境小康,成长过程很少吃苦。长大后也有一份固定工作,且处处受到长官之爱护,可说一路顺遂
评论2015-06-172307
 
末法众生之福祉   正法的衰微与久住
《杂阿含经》卷三二第九〇六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
评论2015-06-172381
 
劝发菩提心
《优婆塞戒经》发菩提心品第二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
评论2015-06-172393
 
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许多学佛者都有诵经的习惯,如果能多了解有关诵经的相关知见,在修行上一定会有直接的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读诵的意思。平实导师
评论2015-06-172308
 
衹树给孤独园的由来
许多佛典,如《金刚经》、《优婆塞戒经》、《佛说阿弥陀经》等,开头是这样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祗树给孤
评论2015-06-172522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曾经有人解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句话,说:不仅是理论,也不仅是信仰,而是一种活泼自在踏实的生活,只要练习到不因顺逆环
评论2015-06-172511
 
如何检视邪行
(一)看色情画面与邪淫的因果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观念,就觉得:色情的画面看一下没有关系,只要不做就行了。那也许当时能够忍住,但是
评论2015-06-172461
 
龙树菩萨行化事迹
 世尊灭度七百年后, 龙树菩萨赓续了佛陀正法。此点, 佛陀早已预知授记,读者可参阅《入楞伽经》卷第九,总品第十八之一。当年 
评论2015-06-172309
 
为自己减刑——监狱外的监狱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
评论2015-06-172254
 
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很容易生气,应如何克服
有人问到说:学佛至今已经半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也很容易生气,请问应当要如何克服?首先,要先赞叹提问题的这位学人,因为一般人通
评论2015-06-172482
 
这世上,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
这世上,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喊地,有人在静默坚守。不必在意别人会怎么看你怎么想你,别人其实也不过就是茶余饭
评论2015-06-171624
 
劝人修福报应观因缘
劝人修福很好,学佛的初期应修福,所以菩萨六度以修福为首要。乃至菩萨进入初地也以布施波罗蜜为主要修行法门,修福很重要。但是
评论2015-06-172271
 
即使遇到一个冒充的乞丐,你也可以修福德
菩萨世世修集福德、植众德本,但每一世都只享用一小部分福德来生活,但是每一世都修集很多、留下很多,所以福德累积越来越多。  
评论2015-06-172420
 
世世常生豪姓家
不但发愿世世远离恶友,还要发愿世世不生于恶国,也就是说不生于边地。生于恶国,就是生在佛法上的边地。若生于善国,可得要生在
评论2015-06-172385
 
为何佛教只讲慈悲不说爱
佛教看待爱佛教教导要以慈悲来对待一切人,而不说爱。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是有着贪着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
评论2015-06-17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