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故事搜索 故事分类 故事首页
真正的拥有
  真正的拥有  真正的拥有,并不是如何巧取豪夺,而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所想要拥有的,以及这样的心态会给对方带来什

评论2014-12-2632344

禅观的指导
  禅观的指导  为了能生此慧,我们乃修禅观,原因是我们的心力目前并不很强。我们目前之心是散乱的;它所具之能,犹如用发电

评论2014-12-2694045

真经胜火
  真经胜火  汉朝时代,印度国有摩滕、法兰两位大乘比丘,运用天眼观察中国的地方,不少有情众生具备大乘根器者已经到了成熟

评论2014-12-2686214

车匿
  车匿  陪伴悉达多(佛陀的俗名)王子离开世俗生活,出家修行时的侍者名字叫车匿,当悉达多王子究竟证悟,成为佛陀时,车匿

评论2014-12-2662959

改掉恶性发挥善性
  改掉恶性发挥善性  如果你在自我维持或扩张的过程中,损害了别人的维持或扩张(也就是利益),在道德上,这就是“恶”。如

评论2014-12-2639252

请佛洗浴
  请佛洗浴  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另一个城市中有五百位商人要到远地作生意,不料,却在旷野中迷失了方向。当时

评论2014-12-2688399

提婆达多的前身
  提婆达多的前身  人的一生都是在忍中度过的。对每个当前所面临的好坏境界,先不急着做出反应,而能静心、冷静的思考,其中

评论2014-12-2657283

杀业是重罪
  杀业是重罪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众生莫不贪生怕死,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

评论2014-12-2639981

不怀愤怒和瞋心
  不怀愤怒和瞋心  “龙性猛恶,不能自持,瞋心或起,当忘所制。”  阿拉汉犹如大地,耐心具足,若受人刺激,也不愤怒;阿

评论2014-12-2635487

出家盗用僧物的报应
  出家盗用僧物的报应  一般而言,佛弟子中故意作偷盗僧物等事的并不多见,很多人是在不了解戒律学处等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

评论2014-12-2629574

无言的菩萨
  无言的菩萨  “一无贪善根,谓于五欲之境,不贪不著,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贪善根;二无

评论2014-12-2653419

文殊菩萨哪个才是真的
  文殊菩萨哪个才是真的?  在高齐那个时代,定州有一位叫做释明勖的法师,在年轻的时候潇洒倜傥,还怀着一股大志气。他经常

评论2014-12-2668557

印光大师对爱情的看法
  印光大师对爱情的看法  (1) 立志如山,守身如玉  兹有江苏太仓吴紫翔居士,念世祸之日亟,彼新学派,提倡废伦废节,专主

评论2014-12-2690121

穷人证得初果的故事
  穷人证得初果的故事  初果圣者不是自证涅槃,而是世间观智的成熟生起了出世间观智,见到了涅槃(入流)。又因为见到了涅槃

评论2014-12-2662172

我的信佛经历
  我的信佛经历  我叫罗冰,今年65岁,96年在郑州飞机制造公司退休。我在郑飞公司担任物资主管计划工作,为了配合生产,每月

评论2014-12-2687876

无敌的宽容
  无敌的宽容  鸡足山是坐落在云南宾川境内一座世界著名的佛教名山,在上鸡足山的第一座关隘前,架设有小桥一座,桥名便是“

评论2014-12-2690532

佛陀的道场
  佛陀的道场  只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行脚弘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场,它的由来也有一段殊胜的因缘。  波斯匿王统治的舍卫国,

评论2014-12-2662630

业力
  业力  从佛教的立场出发,我们现在的精神、道德、智力、脾性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自己过去、现在的行为及习气所致

评论2014-12-2685204

琉璃王与释迦族的故事
  琉璃王与释迦族的故事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并且杀死了兄长祇陀太子,自

评论2014-12-2624286

伽罗呵的故事
  伽罗呵的故事  从前,在伽尸国的波罗奈城,有位弗卢醯婆罗门,他的门下有五百名弟子,是位人人敬重的国师。弗卢醯家中有位

评论2014-12-2661166

« 上一页 28/3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