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救人的金毛兽
  舍身救人的金毛兽  佛言:“尽此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是世尊舍身命处!”如来累劫无畏布施,广修六波罗蜜,就连丧命时亦不
评论2014-12-266747
 
一切都过去了
  一切都过去了  心无贪欲,也没有瞋恚,同时超越善与恶并且精进修行的觉者,毫无恐惧。  心不安定,不了解正法,信心又不
评论2014-12-2665144
 
文殊菩萨的考验
  文殊菩萨的考验  从前有一个国王,名为萨恕擅。这个国王心地善良,怜悯贫穷孤寡之人,经常对人们周济和布施,只要他们有所
评论2014-12-2675331
 
如何赞叹佛陀
  如何赞叹佛陀  有一次,佛陀和追随他的比丘弟子们,在印度当时的摩揭陀国境内游化,打算从首都王舍城,前往北边的那烂陀城
评论2014-12-2663010
 
放生积德可以不用钱
  放生积德可以不用钱  “汝若救人身命,莫忘劝人戒杀。”在自然生态中,不可人为的破坏其生态规律。大自然大自然,皆在无心
评论2014-12-2645741
 
状元--和尚
  状元--和尚  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中状元。(以前中状元极不容易,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
评论2014-12-2624506
 
两个乞儿
  两个乞儿  古人常说:「为恶之人必有餘殃,祸虽未至,福已远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为善作恶都是「
评论2014-12-2668508
 
让公主长大的神药
  让公主长大的神药  上天给的机会,不会给那些以为坐等可以等到的人,只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因为在这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
评论2014-12-2623133
 
普贤菩萨德行圆满
  普贤菩萨德行圆满  普贤菩萨的梵文名称是「三曼多跋陀罗」。他掌管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代表「德」与「行」。据说他有延
评论2014-12-2614005
 
小动念大果报
  小动念大果报  关于各种善、恶业各自所生的果报,佛经中有多种述说,通常说得最多的,是十善业、十恶业。  有一天世尊对
评论2014-12-2674139
 
逃出囚笼
  逃出囚笼  一只鸽王率领着部下五百只鸽子,到御花园去找食物,不巧被国王看见了。国王贪图鲜美的鸽肉,便命人张网捕捉,才
评论2014-12-2651793
 
行善讲究善巧
  行善讲究善巧  同样是行善,也要讲究善巧,看看方法是否恰当,这样做是否圆满。  人若已造善业,应持续做善业,善业多必
评论2014-12-2683565
 
禅师的故事
  禅师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丰干禅师,不知他是那里的人氏,他居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头发剪到齐眉的高度,经常穿著一件不起眼的
评论2014-12-2660986
 
语言行布施
  语言行布施  日常中,若能隐恶扬善,欢喜赞叹他人,即是以言语行布施。不仅能舍掉心中的忌妒心、悭吝心,使自心清净,亦能
评论2014-12-2617471
 
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
  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  有一次,佛陀和追随他的比丘弟子们,在印度当时的摩揭陀国境内游化,打算从首都王舍城,前往北边
评论2014-12-2676253
 
公主的丈夫
  公主的丈夫  诗曰:  “敬僧福德等虚空,毁谤轻憎罪亦同;  佛法若能修礼供,吉祥胜乐永兴隆。”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
评论2014-12-2686334
 
佛陀对罗睺罗的教训
  佛陀对罗睺罗的教训  教训通常是通过切身体会才能得到。和经验相比,得到教训的代价常常更加昂贵,因此也更让人难忘。  
评论2014-12-2667179
 
慈悲的同时要拥有智慧
  慈悲的同时要拥有智慧  世界上的善心人士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已立下了救世的宏愿,看到浮沈于苦海里的青
评论2014-12-264788
 
小沙弥的笑
  小沙弥的笑  从前一座小庙里,住着一位和尚师父和一位小沙弥,小沙弥只有9岁。小沙弥长得面容清秀,聪明伶俐,就是生性顽皮
评论2014-12-2685723
 
婚嫁故事
  婚嫁故事  某年,释尊住在舍卫城。僧团里有两位智慧稍差的老修行者,其中一位是离开妻儿的出家人,另一位是离开妻女的出家
评论2014-12-264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