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故事搜索 故事分类 故事首页
大蛇开示
  大蛇开示  佛陀在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行,或於树下静坐思惟谛理,个个摄心专注,精进行道。  

评论2014-12-2615874

毗舍离
  毗舍离  舍卫国波斯匿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叫梨耆弥,家中非常富有。他有七个儿子,六个大的儿子已经娶了妻子,剩下第七个儿

评论2014-12-26419

出家修行的年轻人
  出家修行的年轻人  如果一个人出家得道,他在家的父母能由此得到很大的功德和利益,所谓:"一人成道,九祖超生。"就是说如

评论2014-12-2636199

修道人弘扬佛法
  修道人弘扬佛法  要知道我与众生的关系,也就是要努力觉悟众生。如果菩萨不度众生,永远也不能成佛,所以《华严经》说:“

评论2014-12-2668148

溺水人和鹿王
  溺水人和鹿王  从前,森林里住着一只漂亮的鹿王叫“九色鹿”,它的两肋是金色的,像黄金一样闪闪发亮,其余地方的毛色也非

评论2014-12-2622895

叫仙叹的富人
  叫仙叹的富人  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  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

评论2014-12-2656991

最痛苦的事
  最痛苦的事  佛陀还在舍卫城讲习佛法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听完他的讲解,结伴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正是盛夏,

评论2014-12-2634095

克服恶业的人才是牟尼
  克服恶业的人才是牟尼  佛教中,牟尼亦有圣者、仙人、寂默者等意。多指释迦牟尼。  愚痴无明的人虽然默默不语,仍然不是

评论2014-12-2647537

因果在哪里
  因果在哪里  因果究竟在那里呢!一饮一啄,无非因果。吃饭穿衣,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在你的生活日用之间。你

评论2014-12-2614803

蜜桨的供养
  蜜桨的供养  供养一切众生就是一切佛,虽然供养一切佛,而真实佛却从来不曾供养,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而转依不会供养的

评论2014-12-2657725

世间苦空的意义
  世间苦空的意义  世间的一切,苦空无常  从前,印度有个婆罗门,他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子,长得英俊端庄,父母非常疼爱

评论2014-12-2618710

没有时间觉得老
  没有时间觉得老  岁月匆匆,年华飞逝。人的生命看似长久,但比起宇宙的寿命来说如同白驹过隙。人们常常感叹自己已经老了,

评论2014-12-2675058

护心要勿瞋
  护心要勿瞋  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行,或于树下静坐思惟谛理,个个摄心专注,精进行道。 

评论2014-12-2660643

抑制愤怒
  抑制愤怒  我们凡夫有时候也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愤怒而做下后悔莫及的事情。记住,越是愤怒,越要冷静。  能够抑制忿怒,

评论2014-12-2688343

四大假合色身
  四大假合色身  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识」互称。  后来,其中一人因故犯罪被迫逃亡,于

评论2014-12-2669735

改善愚人不可反而受其污染
  改善愚人不可反而受其污染  智者出于慈悲心,希望改善愚人的情况时,可以与愚痴的人来往,但不可反而受其污染。  如果找

评论2014-12-2656909

世间生命无常
  世间生命无常  很多人害怕提到死亡,不想听到死亡这个词,只要想到死亡就很伤心、恐惧,这就是内心对死亡没有把握,害怕面

评论2014-12-2635249

提婆达多的过去因缘
  提婆达多的过去因缘  所謂「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初發心要正確,若是一昧希求神通感應,貪得名聞利養,

评论2014-12-2651841

真正超凡的人
  真正超凡的人  在人群中才会有很多烦恼让我们磨练;学佛,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修行就是要去除烦恼、净化自己的心思,烦

评论2014-12-2687502

佛陀曾经为居士讲解比丘戒吗
  佛陀曾经为居士讲解比丘戒吗  以前,佛陀於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弘法时,城中有一丞相,名为梨车,无正知见、不信因果,怂恿太

评论2014-12-2687450

« 上一页 13/3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