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故事搜索 故事分类 故事首页
忘恩负义的猎人
  忘恩负义的猎人  以前,在南赡部洲有个国家叫摩天罗,国王名叫难。这位国王聪明好学,对各种学问都很精通,他很羡慕那些出

评论2014-12-2678906

老夫妇守空锅
  老夫妇守空锅  佛经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

评论2014-12-2626935

一次微不足道的救助
  一次微不足道的救助  这是一件真实的小事。  那是在广州东站的候车的时候,一位穿着极不讲究的少妇突然跑到我身边,说自

评论2014-12-2689471

轮回的奥妙
  轮回的奥妙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

评论2014-12-2656448

乌鸦灭猫头鹰
  乌鸦灭猫头鹰  从前,有一群乌鸦和一群猫头鹰,由于他们生活在同一座森林中,两群鸟便结了怨仇。  乌鸦知道猫头鹰白天看

评论2014-12-2697794

内在的价值
  内在的价值  生活中,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果我们用大量的油漆涂抹掉它本来的面目,它也就失去了内在的价值。

评论2014-12-262025

比丘闻佛说法
  比丘闻佛说法  《達磨二入四行觀》云:「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眾生久處生死火宅中,熱惱煎逼,無有

评论2014-12-2692492

护持佛法
  护持佛法  能自善护,亦善护他,善护后世,善护我法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无戒,剃除须发,被袈裟者,普善守

评论2014-12-264167

尔来何为?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这个

评论2014-12-2636840

听法和学佛的态度
  听法和学佛的态度  听法不能以偏概全,学佛一定要用智慧深思,体会人生正确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能用深度的智慧

评论2014-12-2625186

审视自己想要得到的
  审视自己想要得到的  真正的拥有,并不是如何巧取豪夺,而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所想要拥有的,以及这样的心态会给对

评论2014-12-2633267

佛教解释的美
  佛教解释的美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精神对物质的认识活动存在着相互渗透、彼此制约、彼此涵孕的两个方面,即实体认识——

评论2014-12-2681285

一百个蛋的故事
  一百个蛋的故事  从前有个游方僧,颇具神通。有一天,他来到一位财主的庄园,正好碰到财主准备吃午饭。  财主一见他来乞

评论2014-12-2667270

七岁出家证得果位
  七岁出家证得果位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名曰增长的大国王统率军队杀尽整个释迦族人,阿难尊者的妹妹夫妇亦未幸免,唯留

评论2014-12-2674391

尼弥王的故事--四
  尼弥王的故事--四  从上一集,尼弥王,当长大了就传承父亲的王位。一就王位,就盖了五个布施堂,每天给布施衣服费、食物费

评论2014-12-2695514

本生故事
  本生故事  “如何泥泞路,如何重荷车,一旦黑牛曳,彼可为捷运!”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

评论2014-12-2613189

精进努力求解脱的比库
  精进努力求解脱的比库  “教断令坏”,教我们断爱欲,教导我们放下爱欲,不要为自己,去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为一切苦

评论2014-12-268415

引领心识升华
  引领心识升华  有一次,佛陀回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  这天,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居士来礼见佛陀,

评论2014-12-2629394

小沙弥为守戒刎颈
  小沙弥为守戒刎颈  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各人遵照戒律而行,过法制的生活,僧团就是自治民主的象征,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

评论2014-12-2697208

注重小节
  注重小节  佛陀的教育就是在境界中随境「观机说法」,让弟子们去恶向善,知道什么人才可称为「长老」,应该如何尊敬他人,

评论2014-12-2681077

« 上一页 11/3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