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生命无价
生命无价 在中印度有两个相毗邻的国家,为了一条堤防的所有权,准备出兵打仗。佛陀知道了,分别会见两国国王,询问作战的
评论2014-12-2960663
[慈悲] 为醉汉剃度
为醉汉剃度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到佛陀的跟前,要求剃度出家。佛陀便吩咐阿难为他落发,
评论2014-12-2933465
[慈悲] 一念慈心
一念慈心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包含有无量的法门、教义,而这些法门、教义都是以慈悲为根本。佛经上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
评论2014-12-2931659
[慈悲] 不舍众生
不舍众生 提婆达多的背叛,是佛陀毕生最大的憾事。提婆达多不但自己背叛了佛陀,尤其借着阿阇世王给他的丰厚供养,极力诱
评论2014-12-2978632
[慈悲] 心病之苦
心病之苦 佛陀住世的时候,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步知加,年幼时,父母就去世,因此,步知加童年就没有好好受过教育。
评论2014-12-2915743
[慈悲] 恤贫济残
恤贫济残 在舍卫城,住着一位贫穷的女子,经常三餐不继,到处乞讨度日,由于全身又脏又臭,所以大多数的人一看到她都退避
评论2014-12-299442
[慈悲] 金身受灾
金身受灾 佛陀的金容圣身,是那么相好庄严,我们就以为这应身的佛陀在人间的活动,是顺心如意,百无阻碍,那是错误的想法
评论2014-12-2998978
[慈悲] 慈度尼提
慈度尼提 古代的印度社会,由于职业的区分,世袭和种族尊卑的观念,形成婆罗门、剎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种阶级。其中首
评论2014-12-2970393
[慈悲] 见法则见佛
见法则见佛 《稻芊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这不仅是对无缘生逢佛世的末法众生所说,在佛世时,佛陀就是这
评论2014-12-2954662
[慈悲] 爱护儿童
爱护儿童 佛陀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的迦旃延尊者,有一次离开佛陀,住在南方的王舍城传教。有一天,他派了一个年纪很小的
评论2014-12-2951318
[慈悲] 慈心解怨
慈心解怨 佛陀平日即苦口婆心的教示弟子们,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和合无诤的在道业上精进。不过,僧团里人多,难
评论2014-12-2976607
[报恩] 知恩报恩
知恩报恩 曾经有一段时期,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每到夜晚时分,就会出现一种不寻常的声音。不过,隔一段时日后,这不寻常的声
评论2014-12-2989482
[弘法] 大-转-法-轮
大-转-法-轮 佛陀成道初期,有一些人对佛陀的教化,心存排斥,尤其外道更是百般的阻挠、挑衅。但是,随着闻法的人愈来愈多
评论2014-12-2946131
[经济] 财富运用法
财富运用法 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波斯匿王前来精舍拜见佛陀,禀告佛陀:「佛陀!在我们舍卫国内有一位
评论2014-12-2952109
[经济] 黄金是毒蛇
黄金是毒蛇 有一次,佛陀带着阿难出外行化,忽然在路上发现一堆黄金。佛陀说:「阿难!你看到了吗?那儿有毒蛇。」 阿
评论2014-12-2966337
[信仰]如犊不离乳
如犊不离乳 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每次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都能如法实践,因此佛陀曾经称扬舍利弗:
评论2014-12-2941434
[信仰]佛陀的毫光
佛陀的毫光 舍卫国中,有一位财德长者,当他的儿子刚满五岁的时候,就常常教他称念南无佛,儿子也很乖巧,学会了称念南无
评论2014-12-2996756
[信仰]人生的大乐
人生的大乐 佛陀住世时,有五个国王互为邻国,常有往来。在这五个王中最大而且最有品行人格的是普安王。有一天,五王开会
评论2014-12-2957817
[信仰]永恒的生命
永恒的生命 佛陀晚年最令他感到悲伤痛心的事,莫过于首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相继先他而入涅槃。当舍利弗回到家乡进入涅槃
评论2014-12-2957871
[信仰]放下自在
放下自在 五通梵志是佛陀的弟子,有一天当他在深山悬崖边行走的时候,不小心脚下滑了一步,就从悬崖边直直坠落下去了。当
评论2014-12-2956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