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精神 第30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1)
到底是为生存而归,还是为信仰而行? 日光从身后射来,让他感到温暖和踏实--不抛弃信念,不放弃希望,这就是他所想的全部
评论2014-12-3035073
玄奘精神 第31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2)
"千里之资,一朝斯罄。" 行走沙漠,水比食物更重要,水就是生命,没有水,就等于断送了生机。现在,玄奘不但迷了路,找不
评论2014-12-306453
玄奘精神 第32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3)
玄奘努力睁开眼睛,但是长时间的疲劳和脱水让他的体力近乎枯竭,他只能躺在原地睡了一会儿。熟睡中,玄奘做了一个梦,梦见一
评论2014-12-3058030
玄奘精神 第33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4)
唐代对西域还有另一种称呼,叫做"三十六佛国",可见当时大多数西域国家都信仰佛教,对僧人都非常重视,不管是从中原来的还是
评论2014-12-3060091
玄奘精神 第34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5)
在高昌停留了十几天后,玄奘就向麴文泰辞行。麴文泰当然不会轻易放玄奘离开,就提出了希望他留在高昌国的要求。玄奘的回答干
评论2014-12-306401
玄奘精神 第35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6)
能够当上高昌国的国王,能够对伊吾国呼来唤去称霸一方,麹文泰当然不是易与之辈,他见玄奘开始反击,便见招拆招,开始从弘扬
评论2014-12-3056321
玄奘精神 第36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7)
成功也许很远,远到你无法再多一点希望;成功也许很近,近到你只需再坚持一步。 结拜成异姓兄弟后,麹文泰还对玄奘提出了
评论2014-12-3028807
玄奘精神 第37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1)
有人说,只有到达终点才是快乐的,也有人说,旅途也能让人充满收获--在玄奘眼中,生命就像是一道漫长的风景,结局和过程同样
评论2014-12-3053616
玄奘精神 第38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2)
玄奘来到的时候,石塔和泉水都还在,更加奇妙的是,这处"阿父师泉"会随着求人的人数多少而改变水量--如果人多,下面就会出现
评论2014-12-3041134
玄奘精神 第39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3)
渡过孔雀河后,马队继续西行,经过几百里的坦途,又来到了另一个重要的西域国家--龟兹(今新疆库车)。 龟兹,又称丘慈、
评论2014-12-309748
玄奘精神 第40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4)
从高昌到阿耆尼,再到龟兹,不论国家大小、实力强弱、立场如何、信奉何种佛教,西域各国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过境的高僧
评论2014-12-3027051
玄奘精神 第41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5)
在处理了那些心怀不轨的贵族大臣后,因为不用担心王弟秽乱后宫,国王就邀请王弟住进了王宫,但是一段时间之后,王弟搬出了王
评论2014-12-3098859
玄奘精神 第42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6)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个人的态度一旦发生转变,便不会再畏惧那些貌似强大的对手: "《婆沙》、《俱舍》本国已有,恨其理
评论2014-12-3028581
玄奘精神 第43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7)
所谓"一子定胜负",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木叉毱多也许在当时就已经预感到了战局的不可挽回。 两军对垒,气势是关键,
评论2014-12-3090921
玄奘精神 第44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1)
智者,因势利导也! 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人能够单枪匹马闯天下; 实力决定一切,一个好的外援能够让你省去很多麻烦,
评论2014-12-3022798
玄奘精神 第45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2)
危急关头,领袖的作用是无穷的,他能够维持整个团队的秩序稳定,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玄奘的冷静使得马队没有产生混乱,但
评论2014-12-3041101
玄奘精神 第46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3)
"周千四五百里,东西长,南北狭,望之淼然,无待激风而洪波数丈……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
评论2014-12-3084614
玄奘精神 第47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4)
冷兵器时代,不论多么强大的游牧民族,一个最基本的生存原理就是"逐水草而居",突厥可汗也不例外。叶护可汗到哪里,西突厥的
评论2014-12-308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