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佛教文化留香人间

2017-04-05 浏览次数:2124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佛教文化留香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佛教文化的推广  佛教文化留香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佛教文化的推广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虽然我国大陆的佛教界受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干扰,但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主要领导工作的赵朴初居士(1907-2000年),将佛教定位在“文化”层面,多年来致力于佛教文化在社会上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轰动中外的佛教文化活动    “文革”前,我国大陆佛教界有几件大事特别引人注目,在国内外都曾引起过轰动性的反应。   
 
一系列佛牙供奉活动 清末,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焚毁了香山八大处等地多所佛教寺院。之后,八大处灵光寺僧人在清理被战火毁坏的辽代千佛塔时,发现了释迦牟尼佛的佛牙舍利。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后,即将佛牙迎入佛协所在地北京广济寺,作为镇寺之宝。1955年10月,应缅甸政府之请,佛牙被送到缅甸,在当地供奉8个月。1956年6月,佛牙被恭迎归国,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轮回供奉半年,盛况空前。1961年6月,佛牙又被请去锡兰(今斯里兰卡)供奉两个月。1964年6月24日,佛牙被迎请入灵光寺重建的佛牙舍利塔中,佛教界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    
 
玄奘顶骨舍利促进中印友好关系 玄奘法师是我国唐代高僧,中国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我国经典小说《西游记》就是根据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演绎而成。    

抗日战争期间,驻防在南京的日本军队在大报恩寺三藏殿遗址后建造“稻禾神社”,挖地基时挖出了玄奘的顶骨舍利。尽管日军严密封锁消息,但是各种传言仍然不胫而走。日军迫于舆论压力,承认玄奘大师顶骨出土的事实,由日军高森部队移交给汪伪政府。移交文物的时候,日方私自留下部分玄奘顶骨。    由于玄奘顶骨舍利的名声显赫,各地都想迎请供奉。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后被分成3份,分别保藏于南京、北京和日本。而北京迎请的那部分被分为4份。被日本请回的那份,也被一分再分。在1957年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纪念时,中国政府赠送给了印度政府一份玄奘顶骨舍利,当时的印度政府总理尼赫鲁在致谢时说:“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交往并不是金钱的交往,而是文化和思想的交往。”1964年玄奘圆寂1300周年时,中、日两国的佛教界也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中日共同举行鉴真东渡1200周年纪念活动 鉴真法师是唐代赴日弘法的高僧,他不仅为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且对日本的印刷、医学、建筑、艺术风格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整个日本文化发展历史上,鉴真法师是享有极高地位的人物,至今深受日本人民的爱戴和敬奉。  
 
1963年是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日本政府将1963年5月至1964年5月定为“鉴真年间”,并举行盛况空前的各种纪念活动。当时中日尚未建交,但两国之间的民间交往非常活跃。时任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人的赵朴初向周恩来总理建议,鉴真大和尚的题材很好,可以担当民间大使打开中日友好之门。周总理很快采纳了赵朴初的建议。中国决定与日本同时举行鉴真东渡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赵朴初担任主任委员的“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中日两国佛教界、文化界共同在鉴真的故乡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国务院还决定在扬州大明寺建立鉴真纪念堂,由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周总理对鉴真纪念堂的建造非常关心,修建纪念堂的建筑材料就是由他亲自审批拨给的。鉴真纪念堂于1973年正式建成,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   

上述活动,无论是规模还是在国际上所产生的影响,在近代中国佛教历史上都是空前的。更为重要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的这些大型佛教活动,同以往的消灾祈福法会相比,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在中外友好交流、促进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佛教界也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提升了自身的品味,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佛教文化的价值。“文革”之后,这一类的大型佛教活动依然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有些活动可以说是得到了直接的继承和发展,如近年来佛指舍利在海外各地巡礼,与几十年前佛牙舍利被迎请供奉,运作模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再如,现今对玄奘法师的各种纪念活动,依旧在促进着中印友好交流,2006年中国佛教界隆重举行的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再次引得世人瞩目。    

赵朴初居士的般若智慧:以佛教文化推进人间佛教的建设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长期的主要领导人,赵朴初居士“文革”前便是佛教文化活动的积极推动者。“文革”结束后,作为新时期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1980-2000年),赵朴初居士又积极策划了多项大型佛教文化活动,将佛教文化尽可能在社会上推广,应当说这是对民国“佛化”运动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让其从个人、家庭走向社会、走向国际。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陆地区的大型佛教文化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佛指舍利,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佛牙舍利一样,佛指舍利也先后被迎请到东南亚各国供奉。除此以外,佛指舍利还被迎请到港台地区供奉,这一活动为安定民心、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9年,香港因亚洲金融风暴,经济进入低迷期,人心不稳。就在这个时候,香港佛教联合会决定迎请法门寺佛指舍利到港。赵朴初居士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到香港主礼(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公开活动)。当时赵朴初居士说:“佛牙何所言,佛指何所指?有了佛陀慈悲、智慧的加持,就一定能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世界和平,皆大欢喜。”2004年,香港佛教联合会、香港大公报、凤凰卫视联合迎请佛指舍利再次来到经历了非典之后的香港供奉。事后,国家宗教局原局长叶小文对赵朴初居士当年的感慨进行了“发挥”:“佛牙何所言,佛指何所指?佛牙乃言香港回归,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后,为庆祝中华民族这一大盛事,佛牙舍利于1999年赴港供奉,体现了祖国内地对香港佛教徒、对香港同胞的关爱,也藉由佛教圣物保佑‘香港明天会更好’。那么,佛指何所指呢?是在直指人心,指点迷津。正如觉光长老所言:香港衣食虽足,但心有不安,内有苦衷,我们请佛指到香港来安定人心。”    

赵朴初居士将佛教定位于文化,积极推动社会上大型佛教文化活动的开展,这是非常有眼光的。一方面,佛教以文化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中,便于为各方接受,广结佛缘;另一方面,佛教文化成为这类大型活动的灵魂(主题),发挥了佛教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人间佛教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赵朴初居士往生之后,大陆大型佛教文化活动并未因此而减少,并且规格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的世界佛教论坛,更是将大型佛教文化活动的举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切都说明,在现今条件下,大型佛教文化活动的举办确实是一个历史潮流,在现阶段为向社会推广“佛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佛教文化来推进人间佛教的建设,是赵朴初居士思想和行动的一条主线。“数年来,我一直强调佛教文化,我们对传统的继承,是运用般若智慧,建立人间佛教,启迪智慧,净化人心。”“我们正在使‘人间佛教’的思想与现代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新趋势、新水平相结合,力求为自己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赵朴初《中国佛教的过去与现在》)    

“在当代,一个没有文化素质和品位的宗教,是没有前途的。文化素质、文化品位正是佛教生命力之所在,佛教前途之所系。”(方立天《关于人间佛教的文化思考》)相信方立天教授提倡的“文化佛教”,必定既有利于世俗社会的进步,又有助于中国佛教的发展。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