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台灣放生倡導現代理念:鼓勵以「護生」代放生

2016-05-04 浏览次数:1400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已淪為商業操作,背離放生者初衷。
 
  放生或須主管單位許可
 
  「農委會林務局局長」李桃生説,據坊間調查,台灣每年至少有750次宗教放生活動,其中放生種類以魚類、鳥類最為普遍,也有青蛙、烏龜、蝦蟹、蟋蟀及蛇類等。
 
  李桃生認為,因動物釋放行為有關規定相對分散,造成難以兼顧而看似「無規可依」的窘境。他説,要盡力輔導地方政府制訂相關規定,如台北市政府2006年曾修正發佈「台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2007年及2012年南投縣與台中市分別制訂「放生保育自治條例」。
 
  在「農委會」此番提出的野生動物保護規定修正草案中,野生動物的釋放程序、種類、數量到區域等都被加以規範。待相關規定通過後,若要進行放生宗教儀式,須先向主管單位申請,通過審查、獲得許可後始可為之。若未經許可放生,最高可罰新台幣250萬元。
 
  鼓勵以「護生」代「放生」
 
  針對放生所帶來的問題,台灣社會也在反思。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説,「放生」作為佛教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環,本是善意護生的實踐和落實護生理念的方法。這或許在農業社會行得通,但放在當下,只會掉入現代商業操作的機制中。「一捉一放,再捉再放,在這個産業鏈中只會形成惡性循環。」
 
  隨著台灣動物福利及保護觀念的提升,近來已有不少宗教團體改以「護生」代替「放生」,鼓勵信眾以認養代替購買。比如到公立動物之家認養流浪貓犬,或與動物救傷收容單位合作養育,都被認為是彰顯宗教善行的護生行為。
 
  據陳玉敏介紹,通過與宗教團體合作,將信眾善款轉投入生態保護,也能避免放生帶來的問題。如此既能保護好野生動物,又能滿足信眾的需求。
 
  陳玉敏説,台灣也有一些佛教機構將善款捐給偏鄉學生,助其享受營養午餐,「這未嘗不是一種現代化的護生方式。」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